望風捕影
成語拼音
- wàng fēng bǔ yǐng
望風捕影成語解釋
- 比喻說話做事根據不可靠的傳聞或表面現象。
典故出處
- 《朱子全書》若悠悠地似做不做,如捕風捉影,有甚長進。”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他沒有任何真憑實據,全憑自己的主觀猜測就認定別人有錯,這純粹是望風捕影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,生活着一羣樸實的百姓。鎮裏有一位名叫李三的年輕人,他生性多疑,且總喜歡憑藉自己的臆想猜測他人的行爲和事情的真相。
有一天,鎮上來了一位外地商人。這位商人衣着華麗,帶着不少珍貴的貨物,準備在鎮上做些買賣。李三看到這位商人後,心中便開始犯嘀咕,覺得此人行跡可疑,說不定是個騙子。
不久,商人在鎮上租了一間店鋪,開始出售他的貨物。由於他的貨物品質優良,價格公道,生意很快就紅火起來。然而,李三卻沒有因爲這良好的局面而改變自己的看法。
一天,商人的店鋪裏丟了一件貴重的物品。李三聽聞此事,立刻跳出來,對周圍的人說:“我早就覺得這個商人不對勁,肯定是他自導自演,想要訛詐大家。”他的這番話沒有任何證據,完全是望風捕影。
可是,李三的話卻在鎮上傳開了,不少人開始對商人指指點點。商人感到十分委屈,他努力解釋,但人們的懷疑卻難以消除。
就在這時,鎮裏的一位老者站了出來。老者飽讀詩書,深知事理。他對衆人說道:“大家切莫聽李三望風捕影之言。昔日,曹操錯殺呂伯奢一家,正是因爲他的多疑,望風捕影,以爲呂伯奢要加害於他,最終釀成大錯。如今,我們怎能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,就輕易懷疑這位商人呢?”
衆人聽了老者的話,覺得頗有道理,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。最終,經過調查,發現是一個小偷偷走了商人的物品。商人的清白得以證明,而李三也因爲自己望風捕影、胡亂猜測的行爲受到了大家的指責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在面對事情時,不能僅憑主觀臆斷和毫無根據的猜測就輕易下結論,否則很可能會冤枉好人,犯下錯誤。要以事實爲依據,用理性和客觀的態度去判斷,才能避免望風捕影帶來的不良後果。
望風捕影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