惟所欲爲
成語拼音
- wéi suǒ yù wéi
惟所欲爲成語解釋
- 想幹什麼就幹什麼,任意而爲。
典故出處
- 無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他在自己的小圈子裏,權力膨脹,簡直是惟所欲爲,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和利益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,有一個名叫趙括的年輕人。趙括出身于軍事世家,自幼熟讀兵書,談論起兵法來滔滔不絕,就連他的父親趙國名將趙奢也難不倒他。周圍的人對趙括的軍事才能誇讚有加,趙括也因此變得驕傲自滿,認爲自己天下無敵。
當時,秦國和趙國在長平交戰。趙國起初派老將廉頗領軍,廉頗深知秦軍強大,採取了堅守不出的策略,試圖拖垮秦軍。然而,趙王卻對廉頗的戰術極爲不滿,認爲他太過畏縮。
就在這時,趙括主動請纓,趙王聽信了旁人對趙括的吹捧,不顧趙奢臨終前對趙括“徒能讀其父書傳,不知合變”的評價,決定任命趙括爲將,取代廉頗。
趙括一上任,便全盤推翻了廉頗的戰略部署,他按照自己在兵書中所學,盲目地指揮軍隊主動出擊。他完全不顧及實際的戰場形勢和士兵們的實際情況,只是憑藉着自己的主觀意願行事,可謂是惟所欲爲。
秦軍將領白起看準了趙括的弱點,故意佯裝敗退,引誘趙括追擊。趙括不知是計,率領趙軍一路窮追不捨,結果陷入了秦軍的埋伏。最終,四十多萬趙軍全軍覆沒,趙國也因此元氣大傷。
趙括的失敗,正是因爲他的自以爲是和惟所欲爲。他沒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兵法,而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,最終導致了慘痛的後果。
在歷史的長河中,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。比如三國時期的馬謖,他在守衛街亭時,不聽從副將的建議,一意孤行地將軍隊駐紮在山上,結果被司馬懿截斷水源,導致蜀軍大敗。
這些故事都警示着後人,在做事情時,不能僅憑自己的主觀意願,隨意而爲,而是要充分考慮客觀實際,遵循規律,否則就可能會像趙括一樣,落得個悲慘的結局。
惟所欲爲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