委肉虎蹊
成語拼音
- wěi ròu hǔ xī
委肉虎蹊成語解釋
- 委拋棄;蹊小路。把肉丟在餓虎經過的路上。比喻處境危險,災禍即將到來。
典故出處
- 《戰國策·燕策三》是以委肉當餓虎之蹊,禍必不振矣。”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戰場上,輕易暴露自己的弱點,就如同委肉虎蹊,必然會帶來致命的危險。
成語故事
- 在春秋戰國時期,各國紛爭不斷,局勢動盪不安。
有一個弱小的諸侯國,其國君名叫衛侯。衛侯性格優柔寡斷,缺乏果斷的決策能力,這使得國家在面對外部威脅時常常陷入困境。
當時,周邊的強國對衛國虎視眈眈,尤其是鄰國的君主,覬覦衛國的肥沃土地和豐富資源。而衛侯卻未能清晰地認識到這一嚴峻形勢,沒有積極地加強國防,整頓內政。
有一位忠誠且睿智的大臣,名叫公孫鞅。他多次向衛侯進諫,提醒衛侯要警惕鄰國的野心,儘快採取措施加強軍事防禦,改革內政,以增強國家的實力。然而,衛侯對公孫鞅的建議置若罔聞,依舊沉浸在自己的安逸生活中,對國家的安危毫不關心。
終於,鄰國瞅準了時機,率領大軍壓境。衛國的軍隊由於長期缺乏訓練,裝備簡陋,根本無法抵擋強敵的進攻。一時間,衛國上下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。
在這危急關頭,衛侯才如夢初醒,匆忙召集大臣商議對策。但此時,一切都已經太晚了。
衛國就如同將鮮美的肉放置在老虎出沒的小路旁,毫無防備,只能任人宰割。最終,衛國被鄰國輕易地攻破,百姓流離失所,衛侯也失去了自己的王位。
這個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一個道理:如果不能未雨綢繆,對潛在的危險保持高度警惕並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,就如同委肉虎蹊,必然會遭受慘痛的失敗和損失。歷史上,無數的事例都證明了這一點。例如,在三國時期,蜀漢後主劉禪終日沉迷享樂,對曹魏的威脅視而不見,最終導致蜀漢滅亡。我們應當以史爲鑑,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,居安思危,才能避免重蹈委肉虎蹊的覆轍。
委肉虎蹊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