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卑言高

成語拼音

wèi bēi yán gāo

位卑言高成語解釋

指職位低的人議論職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務。

典故出處

《孟子·萬章下》位卑而言高,罪也。”

成語典故

成語造句

雖然他只是公司裏的一個小職員,但是面對不合理的決策,他還是忍不住仗義執言,可謂位卑言高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的一個國度,有一位名叫李義的平民。李義出身貧寒,每日辛勤勞作以維持生計,但他卻心懷天下,對國家的興衰和百姓的疾苦有着深刻的關切。 當時,國家的朝政被一羣權貴所掌控,他們只圖自己的榮華富貴,對百姓的苦難視而不見。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,賦稅沉重,徭役頻繁,民不聊生。 李義雖身份卑微,但他有一顆憂國憂民之心。每當勞作之餘,他便與鄉鄰們談論國家的局勢,抒發自己的見解和不滿。然而,他的言論卻遭到了一些人的嘲笑和譏諷。 “你不過是一介草民,位卑言高,有何資格談論國家大事?”有人這樣對他說。 但李義並未因此而退縮,他引用古代賢者的事例來反駁。他說:“昔日,有位名叫馮諼的謀士,初爲孟嘗君的門客時,身份卑微,卻能爲孟嘗君出謀劃策,解決了諸多難題。又有那陳勝吳廣,原本也是平民,卻能喊出‘王侯將相,寧有種乎’的豪言壯語,最終掀起了反秦的浪潮。我雖位卑,但心懷天下,爲何不能言高?” 李義的堅持和勇敢漸漸引起了一些有識之士的注意。他們被李義的真誠和憂國之情所打動,紛紛加入到他的行列中來。 最終,他們的聲音傳到了朝廷。一位清正廉潔的官員將李義等人的言論呈遞給了國王。國王在瞭解了百姓的疾苦和李義等人的忠心後,幡然醒悟,開始整頓朝政,懲治貪官污吏,減輕百姓的負擔。 李義以其位卑言高的勇氣和堅持,爲國家和百姓帶來了改變。他的故事也被人們傳頌於世,成爲了後人學習的榜樣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一個人的身份地位或許低微,但只要心懷正義和對國家、人民的熱愛,勇敢地發表自己的見解,就有可能爲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。

位卑言高-成語圖片

位卑言高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