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生絕裾
成語拼音
- wēn shēng jué jū
溫生絕裾成語解釋
- 後用爲去意堅決的典故。
典故出處
-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尤悔》溫公初受,劉司空使勸進,母崔氏固駐之,嶠絕裾而去。”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他爲了追求心中的理想,毅然決然地離開了舒適的環境,這種決心和勇氣讓人不禁想起了“溫生絕裾”的典故。
成語故事
- 在東漢末年,局勢動盪,社會黑暗。有一位名叫溫嶠的年輕人,他出生於一個官宦世家,自幼聰慧好學,心懷大志。
當時,政治腐敗,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,民不聊生。溫嶠眼見着國家的衰敗和百姓的苦難,心中充滿了憂慮和憤慨。他渴望能夠爲國家和人民做出一番事業,改變這混亂的局面。
然而,溫嶠的家族卻在這混亂中選擇了明哲保身,不願捲入政治的紛爭。他們希望溫嶠能夠安心在家,過着平穩安逸的生活。但溫嶠深知,若要拯救國家於水火,就不能安於現狀。
一天,溫嶠終於下定決心,要離開家鄉,投身於挽救國家的大業之中。當他向家人表明自己的想法時,遭到了家族的強烈反對。家人苦口婆心地勸說他,希望他能放棄這個危險的念頭。
可是,溫嶠的決心已定,他不顧家人的阻攔,毅然決然地準備踏上征程。在臨行前,他的母親緊緊拉住他的衣袖,淚如雨下,試圖讓他留下。但溫嶠爲了心中的理想,奮力掙脫母親的拉扯,扯斷了衣袖,堅決地離開了。這便是“溫生絕裾”的典故。
溫嶠離開家鄉後,四處遊歷,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他們一起探討國家的前途和命運,尋求拯救國家的方法。
後來,溫嶠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勇氣,得到了當時一些有識之士的賞識和重用。他參與了多次重要的政治鬥爭,爲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出謀劃策,立下了赫赫戰功。
溫嶠的故事,成爲了後世人們傳頌的佳話。他的“絕裾”之舉,展現了他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。在國家危難之際,他沒有選擇退縮和逃避,而是挺身而出,爲了理想勇往直前。這種精神,激勵着無數後來者在面對困難和抉擇時,能夠堅守自己的信念,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標。
溫生絕裾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