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以載道

成語拼音

wén yǐ zài dào

文以載道成語解釋

載裝載,引伸爲闡明;道道理,泛指思想。指文章是爲了說明道理的。

典故出處

宋·周敦頤《通書·文辭》文所以載道也。輪轅飾而人弗庸,徒飾也,況虛車乎。”

成語典故

古人說文以載道”,用現在的話說,寫文章就是表達思想。★郭沫若《關於文風問題答〈新觀察〉記者問》

成語造句

文學作品應當反映現實,給人以啓示和思考,因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文以載道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中國,文化與思想的傳承一直備受重視。在唐朝時期,有一位名叫李邕的文人,他才華橫溢,文章寫得極爲出色。 李邕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,自幼便飽讀詩書,對各種經典著作了如指掌。他心懷壯志,渴望通過自己的文章來傳達真理和正義,爲社會的進步貢獻一份力量。 當時的社會,文風多追求華麗的辭藻和空洞的形式,而忽略了文章真正的內涵和價值。李邕對此深感不滿,他堅信文章應當承載着道德、倫理和治國理政的大道,而不僅僅是爲了取悅讀者或者炫耀作者的文采。 於是,李邕開始努力踐行自己的理念。他遊歷四方,深入瞭解百姓的疾苦和社會的種種問題。他將自己的所見所聞、所思所感,融入到一篇篇精彩的文章之中。他的文章言辭懇切,鍼砭時弊,呼籲統治者關注民生,改革弊政,倡導社會的公平與正義。 然而,李邕的直言不諱和對現實的批判,引起了一些權貴的不滿和忌恨。他們視李邕爲眼中釘,肉中刺,試圖打壓他,阻止他發聲。但李邕毫不畏懼,依然堅持自己的信念,繼續用文章來抒發自己的觀點和主張。 在一次科舉考試中,李邕以“文以載道”爲主題,寫下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。他在文中深刻闡述了文章對於傳播正道、引導社會風氣的重要作用,呼籲考生們要以天下爲己任,用所學的知識和才華,爲國家和人民謀福祉。這篇文章引起了極大的轟動,許多有識之士紛紛響應,對李邕的觀點表示贊同和支持。 李邕的文章猶如一盞明燈,照亮了人們前行的道路;又似一陣春風,喚醒了沉睡的良知。他的“文以載道”的理念,也逐漸深入人心,爲後世的文人墨客樹立了榜樣。 時光荏苒,朝代更迭,但“文以載道”的精神卻始終傳承不衰。無數的文人志士,秉持着這一信念,用手中的筆,書寫着歷史的滄桑與輝煌,傳遞着人類的智慧和文明。他們的文章,成爲了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,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爲了真理和正義而不懈奮鬥。

文以載道-成語圖片

文以載道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