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的放矢

成語拼音

wú dì fàng shǐ

無的放矢成語解釋

的靶心;矢箭。沒有目標亂射箭。比喻說話做事沒有明確目的,或不切合實際。

典故出處

成語典故

不是有的放矢,而是無的放矢。(毛澤東《改造我們的學習》)

成語造句

他在做方案時完全不考慮實際情況,就盲目行動,結果是無的放矢,沒有達成任何有效的成果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,生活着一羣勤勞善良的人們。其中有一位名叫李福的年輕獵人,他身手敏捷,箭術高超,每次進山打獵都能滿載而歸。 然而,隨着時間的推移,李福漸漸變得驕傲自滿起來。他不再像以前那樣精心準備,仔細觀察獵物的行蹤和習性。 有一天,鎮上舉行了一場射箭比賽,李福自信滿滿地參加了。比賽開始,其他參賽者都全神貫注,瞄準目標,穩穩地射出每一箭。而李福卻完全沒有認真對待,只是隨意地拉弓放箭,心中想着憑藉自己的高超技藝,無需太過用心。 結果,一輪又一輪過去,李福的成績慘不忍睹。他射出的箭要麼偏離目標,要麼根本就沒有射到規定的區域。 比賽結束後,李福感到無比羞愧和困惑。他怎麼也想不明白,自己一向出色的箭術爲何會在這次比賽中如此糟糕。 這時,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走到他面前,語重心長地說:“孩子,你今天的表現就如同無的放矢。射箭需要有明確的目標,用心瞄準,才能命中。你太過自負,根本沒有找準目標就胡亂放箭,又怎麼能取得好成績呢?” 李福聽了老者的話,恍然大悟。他回想起自己過去打獵時的認真和專注,再對比今天比賽中的隨意和浮躁,終於明白了自己的錯誤。 就如同歷史上的許多戰役,將領們若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,軍隊就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,最終導致失敗。比如在三國時期,袁紹擁兵自重,卻在官渡之戰中,戰略目標模糊,指揮混亂,被曹操以少勝多,大敗而歸。 從此,李福深刻吸取了教訓,重新找回了認真和專注的態度。他每次射箭前都會仔細觀察,明確目標,再也不盲目放箭。最終,他的箭術又有了很大的提高,成爲了小鎮上備受尊敬的獵人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做事要有明確的目標,不能無的放矢,否則只能是徒勞無功。只有找準方向,有的放矢,才能事半功倍,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。

無的放矢-成語圖片

無的放矢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