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脛而行
成語拼音
- wú jìng ér xíng
無脛而行成語解釋
- 脛小腿。沒有腿而能行走。比喻事物用不着推行,能迅速傳播。
典故出處
- 漢·孔融《論盛孝章書》珠玉無脛而自至者,以人好之也。”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雖然沒有大力宣傳,但這個消息卻不脛而走,迅速傳遍了整個小鎮。
成語故事
- 在戰國時期,諸侯紛爭,各國都渴望擁有卓越的人才來輔佐自己,實現國家的強盛。
有一位名叫蘇代的謀士,他以其聰明才智和能言善辯而聞名。一天,蘇代受到燕王的派遣,前往趙國去說服趙王停止攻打燕國。
蘇代見到趙王,並沒有直接提及兩國之間的戰爭,而是先給趙王講了一個故事。
他說:“大王,臣聽聞有這樣一件奇事。在楚國,有一個商人在市場上售賣一種神奇的藥物。這種藥物可以防止手在冬天被凍傷,所以他的生意還算不錯。有個路過的客人聽說了這種藥物的奇妙功效,便想出了一個主意。這位客人向商人請求,希望能以高價買下這個藥方,去獻給吳王。商人雖然有些不捨,但在豐厚的報酬面前,還是答應了。
客人帶着藥方來到吳國,正巧趕上越國起兵攻打吳國。在寒冬臘月,吳國的士兵們在冰冷的水中作戰,手都凍得幾乎無法握兵器。而這時,這位客人將藥方獻給了吳王。吳王立刻下令讓士兵們使用這種藥物,於是吳國士兵們的雙手在寒冷中依然保持靈活,戰鬥力大增,最終成功擊退了越國的軍隊。吳王大喜,重重地賞賜了這位客人。
大王您想想,同樣的藥方,在楚國只是被用來防止商人自己的手凍傷,而在吳國,卻能發揮如此巨大的作用,得到豐厚的獎賞。這是爲什麼呢?這是因爲使用的地方和時機不同啊!
如今,燕國和趙國就如同這楚國和吳國。趙國攻打燕國,雙方都會損兵折將,消耗國力。而其他諸侯國則可能會趁虛而入,坐收漁翁之利。相反,如果兩國能夠和平共處,攜手合作,共同抵禦外敵,那將會是另一番景象。
我蘇代此次前來,並非是爲了燕國的利益,而是爲了大王您和趙國的未來着想。希望大王您能慎重考慮,停止這場無益的戰爭。”
趙王聽了蘇代的話,陷入了沉思。蘇代的這番言論,就如同沒有腿卻能迅速傳播的消息一般,深深地觸動了趙王的心。最終,趙王決定停止對燕國的進攻,兩國重新恢復了和平。
蘇代憑藉着他的智慧和口才,不費一兵一卒,成功地化解了兩國之間的危機。他的言辭就像那“無脛而行”的道理,迅速且有效地改變了局勢,被後人傳爲佳話。
無脛而行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