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馬分屍

成語拼音

wǔ mǎ fēn shī

五馬分屍成語解釋

古代的一種酷刑,用五匹馬分裂人的頭和四肢,又稱四裂”。比喻硬把完整的東西分割得非常零碎。

典故出處

明·胡文煥《羣音類選·北腔類·王昭君和番》無不蓋你虧心漢,今日把你分屍五馬,遠配千年。”

成語典故

我張飛虎又不能五馬分屍!也沒有三頭六臂!那些事我指派給組長了,你們不會問人家。(康濯《工人張飛虎》)

成語造句

在古代,那些犯下重罪的人有時會被處以五馬分屍的極刑,其場面極爲殘忍。

成語故事

在戰國時期,各國紛爭不斷,局勢動盪不安。有一個名叫商鞅的人登上了歷史的舞臺。 商鞅本是衛國公族之後,但衛國弱小,他的抱負難以施展。於是,商鞅來到了秦國,受到秦孝公的重用。 商鞅深知秦國要想強大,必須進行徹底的改革。他力排衆議,推行了一系列變法措施。廢除世卿世祿制,獎勵軍功,讓平民也有機會通過戰功獲得爵位;重農抑商,鼓勵耕織,促進了秦國農業的發展;實行郡縣制,加強中央集權。 商鞅的變法使得秦國迅速強大起來,國力蒸蒸日上,爲日後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然而,他的變法也觸動了許多貴族的利益,這些人對商鞅恨之入骨。 秦孝公去世後,太子駟即位,即秦惠文王。那些反對商鞅的貴族們趁機誣陷商鞅謀反。商鞅被迫出逃,但最終還是被秦軍捕獲。 秦惠文王下令將商鞅處以極刑——五馬分屍。商鞅的結局令人唏噓不已。 回顧商鞅的一生,他爲秦國的崛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,他的變法雖然讓秦國富強,但也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。 在歷史的長河中,類似商鞅這樣的人物並不少見。他們爲了國家的利益,勇於改革創新,卻往往因觸動既得利益者的權益而遭遇不幸。然而,他們的功績卻不會被歷史遺忘,商鞅變法的影響深遠,爲後世所稱道。 “五馬分屍”這一殘酷的刑罰,成爲了商鞅悲慘結局的象徵。但更重要的是,我們應該從商鞅的故事中汲取教訓,明白改革之路的艱難,以及爲了正義和進步需要付出的巨大代價。

五馬分屍-成語圖片

五馬分屍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