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極必返
成語拼音
- wù jí bì fǎn
物極必返成語解釋
- 事物發展到極點,會向相反方向轉化。同物極必反”。
典故出處
- 無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人生的境遇常常起伏不定,有時看似已經走到絕境,但要知道物極必返,轉機或許就在下一個瞬間。
成語故事
- 在歷史的長河中,有許多王朝的興衰更迭,都印證着“物極必返”這一深刻的道理。
就拿秦朝來說吧,秦始皇嬴政奮六世之餘烈,以強大的武力統一六國,結束了長期的諸侯紛爭,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。他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,如統一度量衡、文字,修築萬里長城以抵禦外敵。然而,在其統治後期,秦始皇大興土木,修建阿房宮,勞民傷財;實行嚴刑峻法,讓百姓苦不堪言。秦二世胡亥繼位後,不僅沒有緩和社會矛盾,反而變本加厲,致使民不聊生,最終引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。
陳勝、吳廣率先在大澤鄉揭竿而起,喊出了“王侯將相,寧有種乎”的口號,天下響應者雲集。項羽在鉅鹿之戰中破釜沉舟,以少勝多,大敗秦軍主力;劉邦則率軍直逼咸陽,秦王子嬰出城投降,曾經不可一世的秦朝在短短十幾年間便土崩瓦解。
秦朝從強大統一走向滅亡,正是因爲統治者過度追求權力和奢華,對百姓的壓迫達到了極點,最終導致了政權的覆滅。這充分說明了“物極必返”的道理。當事物發展到極端時,必然會朝着相反的方向轉化。
再看唐玄宗時期的唐朝,開元年間,唐玄宗李隆基勵精圖治,任用賢臣,如姚崇、宋璟等,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,使得唐朝經濟繁榮,文化昌盛,開創了“開元盛世”的輝煌局面。然而,到了後期,唐玄宗沉迷於楊貴妃的溫柔鄉,怠於政事,任用楊國忠等奸臣,導致政治腐敗,社會矛盾激化。同時,軍事上的外重內輕,使得節度使擁兵自重,最終爆發了“安史之亂”。這場長達八年的戰亂,使唐朝元氣大傷,從此由盛轉衰。
唐玄宗前期的英明與後期的昏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,唐朝的興衰也再次驗證了“物極必返”。一個王朝,一個政權,當它處於鼎盛之時,如果不能居安思危,繼續保持清明和進取,而是陷入驕奢淫逸和腐敗墮落,那麼必然會走向衰落。
在生活中,我們也常常能看到“物極必返”的例子。比如一個人在事業上取得巨大成功後,如果變得驕傲自滿,不思進取,很可能會遭遇失敗;一個企業在市場上佔據絕對優勢時,如果不注重創新和服務質量,也可能會被競爭對手超越。所以,我們應當明白,無論處於何種境地,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,懂得適度,避免走向極端,這樣才能長久地發展和進步。
物極必返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