席薪枕塊
成語拼音
- xí xīn zhěn kuài
席薪枕塊成語解釋
- 舊時居喪者以薪草爲席,以土塊爲枕,以示哀苦之意。
典故出處
- 無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父母離世後,他懷着悲痛,在守孝期間席薪枕塊,以盡孝道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,有一位名叫子高的賢士,他的品行高潔,備受人們的敬重。
子高生活在一個動盪的時代,戰爭頻繁,百姓生活困苦。子高的父親在一次戰亂中不幸離世,這給子高帶來了沉重的打擊。然而,子高深知孝道的重要,決定以最誠摯的方式來表達對父親的哀思。
按照當時的禮儀,子高在父親的葬禮之後,選擇了“席薪枕塊”的守孝方式。他在父親的墓旁搭建了一個簡陋的草棚,睡在柴草之上,以土塊爲枕。白天,他強忍悲痛,親自勞作,爲父親的墓地修整打掃;夜晚,他伴着月光和蟲鳴,思緒萬千,回憶着父親生前的點點滴滴。
子高的這一舉動,引起了周圍人的關注。有人不解,認爲他這樣的做法過於辛苦,甚至有些極端。但子高卻堅定地說:“父親生我養我,恩重如山。如今他已離去,我怎能不竭盡全力表達我的哀思和感恩之情?席薪枕塊,雖苦猶甜,這是我作爲兒子應盡的孝道。”
在歷史的長河中,也有許多類似的典故。比如孔子的弟子子路,在父母去世後,也是極盡孝道,以粗茶淡飯、艱苦守孝來表達對父母的懷念。他們的行爲,成爲了後世傳頌的佳話,也讓“席薪枕塊”這個成語所蘊含的孝道精神得以傳承。
子高“席薪枕塊”的守孝事蹟漸漸傳開,感動了許多人。一些原本對孝道不太重視的年輕人,也受到了他的影響,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父母的態度,努力踐行孝道。
時光流轉,子高的名字或許已經漸漸被人們遺忘,但“席薪枕塊”所代表的那份至純至真的孝道,卻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,成爲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,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珍視親情,傳承孝道。
席薪枕塊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