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知先覺

成語拼音

xiān zhī xiān jué

先知先覺成語解釋

知認識;覺覺悟。指認識事理較一般人爲早的人。

典故出處

《孟子·萬章下》使先知覺後知,使先覺覺後覺也。”

成語典故

文藝家先時講的話,漸漸大家都記起來了,大家都贊成他,恭維他是先知先覺。★魯迅《集外集·文藝與政治的歧途》

成語造句

在科技領域的發展中,那些具有敏銳洞察力的人能夠先知先覺,提前佈局,從而引領行業的變革。

成語故事

在歷史的長河中,有許多智者能夠洞察先機,展現出先知先覺的非凡能力。 商朝末年,紂王荒淫無道,暴虐成性,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。而在周國,西伯侯姬昌廣施仁政,禮賢下士,吸引了衆多有識之士前來投奔。 其中有一位名叫姜子牙的老者,他雖已年逾古稀,但目光敏銳,智慧超羣。姜子牙早年曾遊歷四方,對天下局勢有着深刻的洞察。他深知紂王的統治必將走向滅亡,而周國則有着興起的潛質。 當時,大多數人都還沉浸在紂王表面的強大和威嚴之中,對未來的局勢毫無察覺。然而,姜子牙卻先知先覺,毅然決定前往周國,尋求一展抱負的機會。 姬昌聽聞姜子牙的賢名,親自前往拜訪。姜子牙向姬昌分析了當前的天下大勢,指出紂王的種種暴行已經失去了民心,而周國若能抓住時機,推行仁政,必能招攬天下英才,成就一番大業。姬昌對姜子牙的見解深表贊同,拜他爲軍師。 在姜子牙的輔佐下,周國日益強盛。而紂王依舊我行我素,對周國的崛起毫無警覺。最終,周國的軍隊在牧野之戰中大敗商朝的軍隊,紂王自焚而亡,商朝覆滅。 姜子牙的先知先覺,不僅讓他在歷史的關鍵時刻做出了正確的選擇,也爲周國的崛起和周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。 又如三國時期,諸葛亮未出茅廬,便已對天下局勢有着清晰的判斷。他洞悉曹操勢大,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,而劉備欲興漢室,需先佔據荊州、益州作爲根基。正是憑藉這種先知先覺的能力,諸葛亮輔佐劉備成就了一番帝業。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,那些能夠先知先覺的人,往往能夠在風雲變幻的時代中把握機遇,成就非凡的功績。他們憑藉着敏銳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智慧,成爲時代的引領者,爲後人所傳頌。

先知先覺-成語圖片

先知先覺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