像形奪名
成語拼音
- xiàng xíng duó míng
像形奪名成語解釋
- 比擬其形狀,而訛易本名。
典故出處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十七回又有叫作甚麼綠荑的,還有甚麼丹椒、蘼蕪、風連,見於《蜀都賦》。如今年深歲改,人不能識,故皆象形奪名,漸漸的喚差了,也是有的。”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他爲了追求那虛無的名利,不擇手段,甚至做出了很多違背道德的事情,這種像形奪名的行爲令人不恥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,有兩位才華出衆的年輕人,一位名叫李賢,另一位名叫王昊。
李賢出生於書香門第,自幼聰慧好學,飽讀詩書,寫得一手好文章。他爲人正直善良,樂於助人,在鄉里頗有名望。王昊則出身於商賈之家,家境殷實,但他心胸狹隘,嫉妒心極強。
一次,朝廷爲選拔人才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考試。李賢和王昊都報名參加了。考試中,李賢發揮出色,他的文章立意高遠,論證嚴謹,字裏行間充滿了對國家和百姓的關切之情。王昊的文章雖然也不錯,但與李賢相比,就顯得相形見絀。
放榜之日,李賢果然高中榜首,一時之間,成爲衆人矚目的焦點。而王昊名落孫山,心中憤憤不平。他嫉妒李賢的才華和名聲,開始謀劃着如何毀掉李賢。
王昊利用家中的財富,買通了一些官員,四處散佈謠言,說李賢的文章是抄襲而來。這謠言起初並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,但隨着王昊的不斷煽風點火,竟也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人開始懷疑李賢的成績。
面對這些謠言,李賢感到十分委屈和憤怒。他深知自己是憑藉真才實學獲得的成績,然而謠言卻越傳越廣,對他的聲譽造成了極大的損害。
就在這時,一位清正廉潔的官員站了出來。他經過仔細調查,發現了王昊的陰謀,並將真相公之於衆。王昊的醜惡行徑被揭露,受到了應有的懲罰。而李賢的名聲得以恢復,最終被朝廷委以重任,爲國家和百姓做出了許多貢獻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嫉妒他人的成就,妄圖以不正當手段像形奪名,最終只會自食惡果。而真正有才華、有品德的人,即使遭遇一時的困境,也終會憑藉自身的實力獲得應有的榮耀和成就。正如古人云:“善惡到頭終有報,只爭來早與來遲。”只有秉持正直善良之心,通過自身的努力奮鬥,才能贏得真正的尊重和成功。
像形奪名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