霄魚垂化
成語拼音
- xiāo yú chuí huà
霄魚垂化成語解釋
- 以之來稱讚官吏的德政。
典故出處
- 據《呂氏春秋·具備》載,春秋時孔子弟子宓子賤治亶父(今山東省單縣),體聖人之化,三年,夜間捕魚的人能將所得小魚重歸水中。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在那個古老的時代,爲官者清正廉潔,一心爲民,最終實現瞭如同霄魚垂化般的美好治理景象。
成語故事
- 在遙遠的古代,有一個名叫陽羨的地方,那裏山清水秀,民風淳樸。然而,當地的治安卻一度令人擔憂,盜賊橫行,百姓生活不得安寧。
這時候,一位名叫張綱的官員被派到陽羨擔任縣令。張綱出身名門,自幼飽讀詩書,心懷正義與慈悲。他深知自己肩負着爲百姓謀福祉、整頓治安的重任。
張綱到任後,並未像其他官員那樣大張旗鼓地調兵遣將、圍剿盜賊。相反,他獨自一人深入民間,瞭解百姓的疾苦和盜賊的情況。他發現,這些盜賊大多是因爲生活所迫,走投無路才走上犯罪的道路。
於是,張綱決定採取一種與衆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。他召集了當地的鄉紳和有威望的長者,與他們共同商討治理之道。張綱向他們闡述了自己的想法:“以暴制暴或許能暫時平息盜賊之亂,但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我們應當以仁德感化他們,給予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,讓他們重新迴歸正途。”
在張綱的倡導下,當地開始推行一系列的仁政措施。他減免賦稅,鼓勵農耕,爲貧困百姓提供救濟和幫助。同時,張綱還親自前往盜賊盤踞的地方,與他們的首領進行坦誠的對話。
張綱言辭懇切地對盜賊首領說:“我知道你們也是被逼無奈,才走上這條不歸路。但如今朝廷有心給你們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,只要你們放下武器,改過自新,過去的罪過一概不究,還會給予你們土地和生計。”
盜賊首領們被張綱的真誠所打動,他們意識到繼續爲非作歹只會讓自己陷入絕境,而張綱所提供的道路纔是真正的出路。最終,盜賊們紛紛放下武器,向張綱投降。
在張綱的治理下,陽羨的治安得到了極大的改善,百姓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。張綱以其仁德和智慧,實現了“霄魚垂化”的奇蹟,他的事蹟也被人們傳頌千古。
正如《論語》中所說:“道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;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”張綱正是用仁德和禮義,讓那些誤入歧途的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,從而自覺地迴歸正道,成爲對社會有益的人。他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,在治理社會時,不能僅僅依靠武力和刑罰,更要注重道德的感化和教育的力量。
霄魚垂化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