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低意沮

成語拼音

xīn dī yì jǔ

心低意沮成語解釋

指情緒消極低沉。

典故出處

成語典故

成語造句

面對接二連三的挫折,他心低意沮,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,生活着一位名叫林宇的書生。林宇自幼聰慧過人,心懷壯志,一心想要通過科舉考試金榜題名,光宗耀祖,爲國家和百姓貢獻自己的力量。 然而,科舉之路並非一帆風順。林宇多次參加鄉試,卻屢屢名落孫山。每一次的失敗都如同沉重的打擊,讓他的內心備受煎熬。家中的經濟狀況也因爲他多年的備考而逐漸拮据,父母的期望和生活的壓力如兩座大山,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。 在又一次鄉試失利後,林宇看着榜單上沒有自己的名字,心中充滿了失落和迷茫。他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,覺得自己多年的努力都付諸東流。回到家中,面對父母關切而又略帶失望的眼神,他更是感到無地自容。 朋友們勸他放棄科舉,另謀出路,可他心中始終放不下那份對功名的執着。但現實的殘酷讓他漸漸失去了信心,變得心低意沮。他不再像從前那樣刻苦攻讀,而是整日借酒消愁,渾渾噩噩地度過每一天。 一日,林宇在街頭偶遇一位老者。老者見他神情萎靡,便上前詢問。林宇將自己的遭遇和心中的苦悶一股腦地傾訴給了老者。老者聽後,微微一笑,說道:“古往今來,多少仁人志士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歷經磨難,但他們從未放棄。就如那越王勾踐,戰敗後臥薪嚐膽,忍辱負重,最終成就復國大業。你怎能因幾次失敗就心灰意冷?” 林宇聽了老者的話,心中有所觸動,但仍感到迷茫:“我已多次失敗,不知前路在何方。”老者接着說:“失敗乃成功之母,只要你堅定信念,總結經驗教訓,繼續努力,必有成功之日。西漢史學家司馬遷,因李陵之禍,遭受宮刑,這是何等的恥辱和痛苦。但他忍辱負重,發憤著書,完成了被譽爲‘史家之絕唱,無韻之《離騷》’的《史記》。你所經歷的挫折,與他們相比,又算得了什麼?” 林宇聽後,猶如醍醐灌頂,頓時醒悟。他想起了自己當初的夢想和決心,深感慚愧。從此,他重新振作起來,摒棄雜念,更加勤奮刻苦地學習。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,終於在一次科舉考試中高中,實現了自己的夢想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,遇到挫折和困難時,切不可心低意沮。只要我們堅定信念,勇往直前,就一定能夠戰勝困難,實現自己的目標。

心低意沮-成語圖片

心低意沮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