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術不正
成語拼音
- xīn shù bù zhèng
心術不正成語解釋
- 指人用心不忠厚,不正派。
典故出處
-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十九回宮日‘汝心術不正,我故棄汝!’”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他在工作中總是想盡辦法謀取私利,對待同事也常常耍心眼,這種行爲足以證明其心術不正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,有一個名叫趙三的人。趙三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,但他從小就心思活絡,總想着不勞而獲,走捷徑獲取財富和地位。
隨着年齡的增長,趙三的這種想法愈發強烈。他不願意像其他村民那樣勤勤懇懇地耕種勞作,而是整日在鎮上游蕩,尋找着所謂的“發財機會”。
有一天,鎮上來了一位富商,帶着大量的貨物準備在此地做買賣。趙三聽聞這個消息後,心中打起了壞主意。他主動接近富商,巧言令色,贏得了富商的初步信任。
富商見趙三能說會道,便讓他幫忙打理一些生意上的小事。趙三表面上盡心盡力,實則心懷鬼胎。他偷偷地篡改賬目,虛報貨物的損耗,一點點地侵吞着富商的錢財。
然而,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。富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了賬目上的異常,開始對趙三產生懷疑。可趙三巧舌如簧,編造了各種謊言試圖矇混過關。
富商決定暗中調查,最終發現了趙三心術不正的種種行徑。他憤怒不已,將趙三趕出了自己的生意圈子,並將他的劣跡告知了鎮上的衆人。
從此,趙三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。他失去了信譽,再也沒有人願意相信他,給他提供工作的機會。
趙三的結局令人唏噓,他本有着正常生活的機會,卻因心術不正,妄圖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利益,最終落得個衆叛親離的下場。
在歷史的長河中,這樣心術不正之人屢見不鮮。比如秦朝的趙高,憑藉着諂媚和陰謀手段,權傾朝野,最終卻導致秦朝的衰敗。他們的行爲警示着後人,唯有心正行端,才能走得長遠,獲得真正的成功和尊重。
心術不正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