衒玉求售

成語拼音

zuì yù qiú shòu

衒玉求售成語解釋

比喻自誇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。同衒玉自售”。

典故出處

成語典故

成語造句

他四處宣揚自己的才華,那種急於表現的樣子,就如同衒玉求售一般,反而讓人覺得有些浮躁。

成語故事

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個名叫張三的年輕人。張三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,但他自小就聰慧過人,對讀書習字有着濃厚的興趣。 隨着年齡的增長,張三讀了很多書,寫得一手好文章。他心懷壯志,渴望能夠出人頭地,一展自己的才華。然而,他所生活的地方只是一個小小的鄉村,能夠施展才華的機會少之又少。 於是,張三決定離開家鄉,前往繁華的京城,希望能在那裏尋得機遇。到了京城,張三發現這裏人才濟濟,競爭異常激烈。但他並未氣餒,堅信憑藉自己的真才實學,一定能夠脫穎而出。 他開始頻繁地參加各種文人聚會,在聚會上積極展示自己的作品。每次聚會,張三都會精心準備自己的詩文,希望能夠引起達官貴人的注意。然而,儘管他的作品確實有一定的水平,但在這人才輩出的京城,卻始終未能引起太大的反響。 日子一天天過去,張三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拮据。他開始變得焦急起來,爲了能夠儘快獲得賞識,他甚至不惜誇大自己的才華和成就。 有一次,京城舉辦了一場規模盛大的文學比賽。張三認爲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,他傾盡全力準備了一篇華麗的文章。在比賽現場,張三不遺餘力地向衆人宣揚自己的這篇作品,聲稱其是絕世之作。然而,當衆人真正閱讀之後,卻發現這篇文章雖然辭藻華麗,但內容空洞,缺乏深度。 張三的這種過度炫耀和自我吹噓的行爲,引起了許多人的反感。人們開始對他避而遠之,不再願意與他交流。 就這樣,張三雖然一心想要“衒玉求售”,但卻因爲過於急切和自負,反而失去了他人的信任和尊重,最終也未能實現自己的抱負。 在歷史的長河中,像張三這樣急於求成、過度炫耀的人不在少數。比如秦朝的趙高,憑藉諂媚和陰謀獲取權力,最終卻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。而漢朝的主父偃,雖有才華,卻因急於進取,不懂得收斂,最終也遭致殺身之禍。 所以,我們應當明白,真正的才華需要時間的沉澱和檢驗,急於“衒玉求售”往往難以獲得成功。只有腳踏實地,不斷提升自己,等待合適的時機,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價值。

衒玉求售-成語圖片

衒玉求售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