徇國忘身

成語拼音

xùn guó wàng shēn

徇國忘身成語解釋

徇爲國獻身。爲國盡忠而將個人得失、安危置之度外。

典故出處

唐·白居易《贈裴垍官制》故太子賓客裴垍,忠正恭慎,佐予爲理,事君盡禮,徇國忘身。”

成語典故

成語造句

在國家面臨巨大危機時,無數英勇的戰士挺身而出,他們捨生忘死,真正做到了徇國忘身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,有一個動盪不安的時期,各個諸侯國爲了爭奪土地和權力,頻繁發動戰爭。 在一個名爲衛國的小國中,有一位名叫李忠的將領。他出生於普通農民家庭,但自幼胸懷大志,渴望爲國家的安寧和百姓的幸福貢獻自己的力量。 李忠身材魁梧,武藝高強,且極具軍事才能。每當衛國面臨外敵入侵,他總是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,率領士兵衝鋒陷陣。 有一次,鄰國派出大軍壓境,衛國的兵力遠遠不及對方。朝中大臣們人心惶惶,甚至有一些主張求和投降。然而,李忠卻堅決反對,他在朝堂上慷慨陳詞:“吾等身爲衛國之臣民,怎能在國家危難之際,不思抵抗,只求苟安?吾願親率將士,與敵軍決一死戰,雖死無悔!” 在戰場上,李忠身先士卒,奮勇殺敵。他的勇氣和決心感染了每一位士兵,大家都拼死作戰。儘管敵軍強大,但在李忠的帶領下,衛國軍隊一次次擊退了敵人的進攻。 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,李忠不幸身負重傷,但他拒絕撤退療傷。他說:“國家存亡之際,吾怎能因一己之傷而退?”他咬着牙,繼續指揮戰鬥,最終成功擊退了敵軍。 經過多年的征戰,衛國的邊境逐漸安寧。然而,李忠卻因多年的征戰,身體每況愈下。但只要國家有需要,他依然會義無反顧地奔赴戰場。 李忠的一生,都在爲衛國的安寧而奮鬥,從未考慮過個人的榮辱得失。他真正做到了徇國忘身,將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生命都奉獻給了國家。他的事蹟傳遍了衛國的每一個角落,成爲了百姓們心中的英雄和楷模。 在後世的記載中,李忠的名字被永遠銘記,他的故事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爲了國家的利益,不惜犧牲個人,奮勇向前。正如古人云:“捐軀赴國難,視死忽如歸。”李忠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對國家的忠誠和無私奉獻,成爲了徇國忘身的典範。

徇國忘身-成語圖片

徇國忘身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