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行不符
成語拼音
- yán xíng bù fú
言行不符成語解釋
- 說的和做的不相符合。
典故出處
- 《逸周書·官人》言行不類,始終相悖。”
成語典故
- 無論怎樣言行不符,名實不副,前後矛盾……經過若干時候,自然被忘得乾乾淨淨。★魯迅《十四年的讀經”》
成語造句
- 他總是輕易許下承諾,可實際行動卻與之相悖,完全是言行不符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的某個王朝,有一位名叫趙信的官員。他出身貧寒,靠着自己的勤奮苦讀,終於金榜題名,踏入了仕途。
起初,趙信爲官清廉,一心爲百姓謀福祉。他常常深入民間,瞭解百姓的疾苦,爲解決民生問題而四處奔走。在他的治理下,所屬之地風調雨順,百姓安居樂業,對他讚譽有加。
然而,隨着時間的推移,趙信所處的官場環境漸漸侵蝕了他的初心。周圍的官員們大多追求個人的榮華富貴,相互勾結,謀取私利。趙信在這樣的氛圍中,內心開始動搖。
一次,朝廷下令整治地方的貪污腐敗之風,趙信在衆人面前信誓旦旦地表示,一定會嚴格執法,絕不姑息任何貪污行爲。他慷慨激昂的言辭,讓衆人對他充滿了期待。
可是,當真正面對那些與自己關係密切的貪污官員時,趙信卻猶豫不決。他一方面害怕得罪這些人會影響自己的仕途,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己的清正之名受損。最終,他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放過了那些貪污的官員。
不僅如此,趙信自己也開始接受一些不法商人的賄賂。他表面上依舊宣稱要爲百姓謀福利,要秉持公正廉潔,但實際上卻利用職權爲自己謀取私利。
百姓們漸漸發現,趙信之前的種種承諾都成了空話,他的言行完全不符。曾經對他滿懷信任和期待的百姓們,如今對他充滿了失望和憤怒。
終於,朝廷接到了百姓的舉報,對趙信展開了調查。面對確鑿的證據,趙信再也無法狡辯,最終被革職查辦,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。
古往今來,像趙信這樣言行不符的人並不少見。他們在最初或許有着美好的理想和抱負,但在面對誘惑和考驗時,卻無法堅守自己的原則和承諾,最終走向了墮落的深淵。而歷史也一次次地證明,只有那些言行一致、真正爲人民謀福祉的人,才能贏得人民的尊敬和愛戴,名垂青史。
言行不符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