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巢飛幕

成語拼音

yàn cháo fēi mù

燕巢飛幕成語解釋

燕子把窩做在帳幕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同燕巢於幕”。

典故出處

《文選·丘遲〈與陳伯之收〉》[北虜]方當繫頸蠻邸,懸首藁街,而將軍魚遊於沸鼎之中,燕巢于飛幕之上,不亦惑乎!”呂延濟注魚遊沸鼎,燕巢飛幕,言危之甚。言魏朝夕將破,而將軍居之,亦同魚燕之危。”

成語典故

成語造句

在那動盪不安的年代,很多人的生活如同燕巢飛幕,隨時都可能遭遇危險和變故。

成語故事

在春秋戰國時期,各國紛爭不斷,局勢變幻莫測。 有一個弱小的諸侯國,其國內有一位名叫李宏的大臣。李宏爲人正直,一心爲國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福祉着想。然而,當時的國君卻是個昏庸無能之輩,只知貪圖享樂,對國家的政務毫不關心。 鄰國的勢力日益強大,對這個小國虎視眈眈。李宏多次進諫國君,提醒他要加強國防,整頓內政,以防外敵入侵。但國君卻對他的忠告置若罔聞,反而聽信一些奸臣的讒言,認爲李宏是危言聳聽,有意擾亂民心。 在這種情況下,一些有識之士紛紛離開這個國家,另尋出路。而李宏卻依然堅守在自己的職位上,試圖力挽狂瀾。 終於,鄰國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。由於這個小國長期疏於防備,軍隊戰鬥力薄弱,邊境很快就被敵軍突破。敵軍如潮水般涌進國內,燒殺搶掠,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。 此時的國君才如夢初醒,意識到自己的錯誤,但爲時已晚。他急忙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,然而此時的朝堂之上,早已人心惶惶,那些曾經圍繞在國君身邊的奸臣們,此刻都在爲自己的退路打算。 李宏挺身而出,組織起殘餘的軍隊和百姓進行抵抗。但敵我力量懸殊,他們的抵抗顯得那麼微不足道。 在敵軍的強大攻勢下,這個小國的城池一座接一座地淪陷。最終,國都也被敵軍包圍。 國君在宮中瑟瑟發抖,後悔不已。而李宏,雖然知道大勢已去,但仍然堅守在城牆上,指揮着最後的戰鬥。 就在這危如累卵的時刻,敵軍發起了最後的總攻。城破之時,李宏望着一片狼藉的國都,心中充滿了悲憤和無奈。 這個小國就如同燕巢飛幕一般,在看似安全的表象下,實則隱藏着巨大的危機。由於國君的昏庸和短視,沒有提前做好防備,最終導致了國家的滅亡,百姓遭受了無盡的苦難。 這也警示着後人,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,不能被眼前的安逸所迷惑,否則一旦危機來臨,將無法應對,追悔莫及。

燕巢飛幕-成語圖片

燕巢飛幕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