爺飯孃羹

成語拼音

yé fàn niáng gēng

爺飯孃羹成語解釋

指在父母的庇廕下生活。

典故出處

元·關漢卿《蝴蝶夢》第二折打的來傷觔動骨,更疼似懸頭刺股。他每爺飯孃羹何曾受這般苦!”

成語典故

覷着他狠似豺狼,蠢似豬羊,眼欺縮腮模樣,面黃肌瘦形相,爺飯孃羹嬌養,夫貴妻榮休望。★元·楊梓《霍光鬼諫》第一折

成語造句

他在家過着衣來伸手、飯來張口的生活,每日享受着爺飯孃羹,卻不知父母的辛勞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,有一個名叫李莊的小村莊。村裏有一戶人家,男子叫趙大,妻子叫劉氏。這對夫妻辛勤勞作,生活雖不富裕,但也過得平靜安穩。 他們育有一子,取名趙小寶。趙小寶自幼被父母寵愛有加,過着衣來伸手、飯來張口的生活。隨着年歲漸長,趙小寶卻絲毫沒有學會獨立和勤勞。 趙大夫婦漸漸年老體弱,家中的農活越來越力不從心。然而,趙小寶依舊整日遊手好閒,對家中的困境視而不見。每當喫飯的時候,他就理所當然地等着父母將飯菜端到面前,完全沒有想過要爲父母分擔一絲一毫的辛苦。 有一天,趙大因勞累過度病倒在牀。家中的重擔一下子全落在了劉氏的肩上,她既要照顧生病的丈夫,又要操持家務和田裏的農活,身體很快就喫不消了。 可即便如此,趙小寶依舊不爲所動,還是等着母親做好飯菜端給他。劉氏看着不懂事的兒子,心中滿是憂愁和無奈。 終於有一天,劉氏因爲過度勞累也病倒了。這下家裏沒了做飯的人,趙小寶餓得肚子咕咕叫,卻不知道該怎麼辦。他這才意識到,一直以來自己都是依靠着父母的“爺飯孃羹”,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去動手做飯,更沒有想過要爲父母減輕負擔。 此時的趙小寶悔恨交加,他想起了村裏長輩們曾經講過的那些關於孝道和勤勞的故事,想起了那些通過自己努力過上幸福生活的人們。他終於明白,自己不能再這樣依賴父母,應該學會獨立,學會承擔責任。 於是,趙小寶開始努力學習做飯、操持家務,還主動承擔起了田裏的農活。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,他逐漸掌握了各種生活技能,也明白了父母的艱辛和不易。 在趙小寶的悉心照料下,趙大夫婦的身體逐漸康復。他們看到兒子的轉變,心中滿是欣慰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不能總是依賴父母的照顧,要學會獨立自主,懂得感恩和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,切不可一味享受“爺飯孃羹”,而忘卻了自己應有的責任和擔當。

爺飯孃羹-成語圖片

爺飯孃羹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