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秉至公

成語拼音

yī bǐng zhì gōng

一秉至公成語解釋

秉掌握、主持;至極、最。辦事一切都出於公心。形容大公無私。

典故出處

清·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十回然而平中丞卻不以此爲輕重,委差委缺,仍舊是一秉至公。”

成語典故

成語造句

他在處理這件棘手的事情時,不偏不倚,完全做到了一秉至公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的某個王朝,政治風雲變幻,權力的爭鬥此起彼伏。 當時,有一位名叫李賢的官員,他出身貧寒,但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不懈的努力,在官場上嶄露頭角。李賢爲人正直,心懷天下,一心想要爲百姓謀福祉。 在一次朝廷的重大決策中,涉及到一項關於稅收改革的方案。一方是以權貴爲首的勢力,他們主張維持現有的高額稅收,以便爲自己的奢華生活提供更多的資金。而另一方則是以李賢爲代表的一些有識之士,他們認爲應當減輕百姓的稅負,以促進農業生產和商業發展。 權貴們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,不惜使用各種手段,包括賄賂、威脅和誣陷。他們試圖讓李賢放棄自己的主張,但李賢不爲所動。在朝堂之上,李賢據理力爭,將百姓的困苦和國家的長遠利益一一闡述。他深知,若此時不爲百姓發聲,國家的根基將會動搖。 面對權貴們的壓力和誘惑,李賢始終堅守自己的信念,一秉至公。他沒有被個人的得失和權貴的勢力所左右,一心只爲了實現公平和正義。 最終,皇帝被李賢的真誠和爲公之心所打動,採納了他的建議,推行了新的稅收政策。百姓們因此減輕了負擔,生活逐漸改善,國家也迎來了一段繁榮穩定的時期。 李賢的事蹟在民間傳頌開來,成爲了人們心中的楷模。他的一秉至公,不僅爲當時的社會帶來了公正和希望,也爲後世的爲官者樹立了榜樣。在歷史的長河中,正是因爲有了像李賢這樣一秉至公的人,才使得社會不斷進步,人民得以安居樂業。

一秉至公-成語圖片

一秉至公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