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吠百聲
成語拼音
- yī fèi bǎi shēng
一吠百聲成語解釋
- 即一犬吠形,百犬吠聲。
典故出處
- 明·何景明《上楊邃庵書》羣猜共怒,一吠百聲,持辯風起,發言雷同矣。”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在那混亂的局面中,稍有風吹草動便一吠百聲,各種謠言和不實傳聞迅速傳播開來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,生活着一羣樸實的百姓。這個小鎮雖不大,但也充滿了人間煙火氣。
鎮中有一位富有的商人,名叫趙財。趙財憑藉着自己的精明和一些不太正當的手段,積累了大量的財富。他平日裏趾高氣昂,對鎮中的百姓常常是不屑一顧。
有一天,趙財在鎮中的集市上與人起了爭執。原因僅僅是因爲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,對方是一位普通的農戶,名叫李四。李四爲人憨厚老實,本無意與趙財爭吵,只是就事論事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。然而,趙財卻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,不依不饒,甚至對李四惡語相向。
就在這時,趙財身邊的那些趨炎附勢之徒,爲了討好他,紛紛站出來指責李四。他們原本對事情的真相併不瞭解,只是看到趙財的態度,便跟着附和。一時間,集市上充斥着對李四的指責聲,彷彿李四真的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過錯。
這種情景,正是所謂的“一吠百聲”。一個人帶頭髮聲,其他人不管是非對錯,便盲目跟從,隨聲附和。
鎮中有一位老者,名叫孫賢。他德高望重,平日裏深受大家的敬重。孫賢目睹了這一幕,心中十分憤慨。他走上前去,對着衆人說道:“諸位,此事的是非曲直,難道僅憑趙財一人之言就能判定嗎?我們應當以事實爲依據,以公正爲準則,而不是盲目地跟從一方。”
然而,那些跟從趙財的人,卻對孫賢的話充耳不聞,依舊對李四不依不饒。
孫賢無奈地搖搖頭,他深知這種風氣若不加以制止,日後小鎮必將陷入混亂與不公。於是,他決定親自去找鎮中的官員,將此事的來龍去脈詳細陳述。
官員聽聞此事後,經過一番調查,終於還了李四一個清白。同時,對趙財及其那些趨炎附勢的追隨者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和懲罰。
經過這次事件,鎮中的百姓們也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,明白了不能盲目跟從他人,要有自己的判斷和主見。而“一吠百聲”這個成語,也成爲了大家時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頭腦、獨立思考的警示。
一吠百聲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