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夫之勇

成語拼音

yī fū zhī yǒng

一夫之勇成語解釋

猶言匹夫之勇。指不用智謀單憑個人的勇力。

典故出處

《三國志·魏志·荀彧傳》顏良、文丑,一夫之勇耳,可一戰而禽也。”

成語典故

鄐谷悅禮樂,敦《詩》《書》,爲晉元帥;杜預射不穿札,建平吳之勳。是知中權制謀,不取一夫之勇。★《資治通鑑·唐中宗景龍元年》

成語造句

在面對強大的敵人時,只憑一夫之勇是難以取得最終勝利的,還需要智慧和團隊的力量。

成語故事

在風雲變幻的古代戰場上,有一位名叫趙猛的將領。 趙猛身材魁梧,力大無窮,自幼習武,練就了一身非凡的武藝。他的勇猛在其家鄉可謂家喻戶曉,衆人皆對他的武力稱讚有加。 當時,國家邊境遭受外敵侵擾,烽火連天,百姓生活苦不堪言。朝廷決定派遣大軍抵禦外敵,趙猛毫不猶豫地投身軍旅,渴望憑藉自己的勇武爲國家和百姓立下功勳。 戰爭伊始,趙猛憑藉着過人的勇猛,衝鋒陷陣,在戰場上殺敵無數,一時間聲名遠揚。他常常單槍匹馬衝入敵陣,左劈右砍,讓敵人聞風喪膽。 然而,隨着戰爭的持續,局勢逐漸變得複雜起來。敵軍將領足智多謀,深知趙猛雖勇,但只是憑藉着一己之勇,便設下了巧妙的陷阱。 在一次關鍵的戰役中,趙猛一如往常地率先衝鋒,卻未曾察覺敵軍的埋伏。當他發現時,已陷入重重包圍之中。他奮力拼殺,試圖殺出一條血路,但敵軍早已佈下天羅地網,他的孤軍奮戰最終無法改變局勢。 這場戰役,因爲趙猛的冒進,導致己方軍隊損失慘重。而趙猛本人,也在這場戰鬥中身負重傷,被戰友拼死救出。 戰後,趙猛躺在營帳中,反思着自己的行爲。他終於明白,自己的所謂勇猛,不過是一夫之勇。真正的將領,不僅要有勇,更要有謀,要懂得審時度勢,要能帶領整個軍隊取得勝利,而非僅僅依靠個人的武力去衝鋒陷陣。 經過這次慘痛的教訓,趙猛在傷愈之後,開始努力學習兵法戰略,虛心向其他有經驗的將領請教。他逐漸成長爲一名智勇雙全的將領,最終帶領着軍隊多次戰勝敵軍,保衛了國家的安寧和百姓的幸福。 趙猛的故事也讓後人明白,一夫之勇或許能逞一時之強,但只有智勇兼備,才能成就真正的大業。

一夫之勇-成語圖片

一夫之勇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