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脈相承

成語拼音

yī mài xiāng chéng

一脈相承成語解釋

從同一血統、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。批某種思想、行爲或學說之間有繼承關係。

典故出處

聞一多《四傑》如果我們再知道他們是好到如之問《祭楊盈川文》所說的那程度,我們便更能瞭然於王、楊與沈、宋所以是一脈相承之故。”

成語典故

成語造句

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諸多美德在現代社會依然熠熠生輝,它們之間存在着內在的關聯,可謂一脈相承。

成語故事

在華夏大地漫長的歷史長河中,文化與思想的傳承如璀璨星河,熠熠生輝。其中,有一種傳承的力量,宛如連綿不斷的絲線,將過去與現在緊密相連,這便是“一脈相承”。 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,諸子百家爭鳴,思想的火花四濺。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,倡導“仁”的理念,主張以仁愛之心對待他人,以禮治國。他一生周遊列國,雖歷經艱難險阻,卻矢志不渝地傳播自己的學說。其弟子三千,賢者七十二,他們將孔子的思想傳承下來,並不斷髮揚光大。 孔子之後,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“仁”的思想,並發展出“仁政”的學說。他強調統治者應以民爲本,關注民生,施行仁政,方能得天下。孟子的言論和思想,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。 時光荏苒,到了漢代,大儒董仲舒將儒家思想與當時的社會需求相結合,提出了“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”的主張,使得儒家思想成爲了官方正統思想。從此,儒家的理念和價值觀深入到社會的各個層面,成爲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。 而後,歷經唐宋元明清等朝代,無數的儒家學者不斷地對儒家經典進行註釋和解讀,使其適應不同時代的需求。無論是朱熹的理學,還是王陽明的心學,都與孔子、孟子的思想一脈相承。 這種一脈相承的傳承,不僅僅體現在學術思想上,更體現在中華民族的道德觀念、價值取向和行爲準則中。尊老愛幼、尊師重道、仁愛友善等傳統美德,皆是儒家思想的延續和體現。 在現代社會,雖然時代背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,但儒家思想的精髓依然具有重要的價值。我們倡導的和諧社會、以人爲本等理念,都能在儒家思想中找到根源。 從古至今,中華民族的文化與思想在傳承中不斷髮展,始終一脈相承。這種傳承的力量,如同明燈,照亮着我們前行的道路,讓我們在歷史的洪流中,堅守根本,不斷創新,書寫着屬於我們的輝煌篇章。

一脈相承-成語圖片

一脈相承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