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觴一詠

成語拼音

yī shāng yī yǒng

一觴一詠成語解釋

觴古代盛酒器,借指飲酒;詠吟詩。舊指文人喝酒吟詩的聚會。

典故出處

晉·王羲之《蘭亭集序》一觴一詠,亦足以暢敘幽情。”

成語典故

成語造句

在這清幽的山谷中,老友相聚,時而歡笑,時而沉思,彷彿當年蘭亭集會,一觴一詠,暢敘幽情。

成語故事

在東晉時期,社會動盪,然而在江南一帶,卻有着一羣文人雅士,他們寄情山水,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。 當時,有一位名叫王羲之的書法大家。他不僅書法造詣極高,更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蘊和高雅情趣之人。 永和九年的春天,陽光明媚,微風和煦。王羲之邀請了一衆好友,相聚在會稽山陰的蘭亭。這裏有崇山峻嶺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,映帶左右,景色美不勝收。 衆人沿着蜿蜒的小溪依次而坐,將盛滿美酒的酒杯放在溪水中,任其漂流。酒杯停在誰的面前,誰便要飲酒賦詩,這便是“曲水流觴”的雅趣。 在這輕鬆愉悅的氛圍中,大家興致勃勃,有的出口成章,有的沉思片刻後揮筆而就。而王羲之,他一邊品味着美酒,一邊欣賞着周圍的美景,心中感慨萬千。 他想到人生短暫,如同白駒過隙,歲月匆匆,不可追回。然而在這短暫的時光裏,能夠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在此,享受大自然的恩賜,暢談人生理想,抒發內心情感,又是何等的幸運。 於是,王羲之提筆寫下了那篇流傳千古的《蘭亭集序》,文中描繪了此次盛會的歡樂場景,也表達了對人生的深刻思考。 “夫人之相與,俯仰一世。或取諸懷抱,悟言一室之內;或因寄所託,放浪形骸之外。雖趣舍萬殊,靜躁不同,當其欣於所遇,暫得於己,快然自足,不知老之將至;及其所之既倦,情隨事遷,感慨系之矣。向之所欣,俯仰之間,已爲陳跡,猶不能不以之興懷,況修短隨化,終期於盡!古人云:‘死生亦大矣。’豈不痛哉!” 在這篇序文中,雖然沒有直接出現“一觴一詠”這個成語,但字裏行間都透露出那種飲酒賦詩、暢敘幽情的高雅情境。 此次蘭亭雅集,成爲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話,而“一觴一詠”也成爲了後世文人墨客所向往的一種詩意生活方式,象徵着他們對自由、美好和高雅的追求。

一觴一詠-成語圖片

一觴一詠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