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塌糊塗
成語拼音
- yī tā hú tú
一塌糊塗成語解釋
-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
典故出處
- 郭沫若《革命春秋·學生時代》新開設的中學,更是一塌糊塗,笑話百出。”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他把自己的生活過得雜亂無章,工作上也是錯誤頻出,簡直一塌糊塗。
成語故事
- 在歷史的長河中,有這樣一個故事。
北宋時期,有一位官員名叫呂惠卿。他起初與王安石交好,憑藉着自己的巧言令色和投機取巧,得到了王安石的賞識和重用。
王安石推行變法之時,呂惠卿積極參與其中,看似爲變法出謀劃策,實則心懷鬼胎。他利用變法之機,大肆謀取私利,中飽私囊。在變法過程中,由於各種複雜的因素和利益的糾葛,局面逐漸變得混亂不堪。
呂惠卿爲了個人的權力和地位,不惜出賣朋友,背叛王安石。他在朝廷中拉幫結派,黨同伐異,使得朝廷的政治生態烏煙瘴氣。
由於呂惠卿之流的胡作非爲,變法的初衷被扭曲,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。百姓不僅沒有享受到變法帶來的好處,反而生活更加困苦,民不聊生。
地方上,官員們對變法陽奉陰違,貪污腐敗現象日益嚴重。稅收繁重,百姓怨聲載道,社會秩序動盪不安。
而在軍事方面,由於指揮不當和內部的紛爭,軍隊的戰鬥力也大打折扣,邊疆防禦一塌糊塗。
最終,這場變法以失敗告終,給北宋的政治和社會帶來了極大的衝擊。原本有望通過變法實現富國強兵的北宋,陷入了更深的困境之中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一個國家或組織,如果內部出現了像呂惠卿這樣的奸佞之臣,爲了個人私利而不擇手段,必然會導致局面一塌糊塗,最終損害的是國家和人民的利益。我們應當以史爲鑑,警惕那些爲了私慾而破壞整體利益的人,努力營造一個公正、和諧、有序的社會環境。
一塌糊塗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