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無所聞
成語拼音
- yī wú suǒ wén
一無所聞成語解釋
- 一點也沒有聽說,絲毫也不知道。
典故出處
- 無
成語典故
- 但此處卻一無所聞,我看這事情大約已經過去了。★魯迅《致章廷謙》
成語造句
- 對於外界發生的重大事件,他居然一無所聞,依舊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裏。
成語故事
- 在歷史的長河中,有這樣一個故事。
在春秋戰國時期,有一個小國,名叫衛國。衛國有一位年輕的書生,名叫李逸。李逸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庭,但他自幼聰慧好學,心懷壯志,渴望有朝一日能夠出人頭地,爲國家和百姓做出一番大事業。
李逸憑藉着自己的努力,終於得到了一個在王宮任職的機會。他滿心歡喜,以爲自己能夠一展抱負。然而,現實卻讓他大失所望。
當時的衛國國君是一個昏庸無能之輩,整日沉迷於酒色之中,對國家大事不聞不問。朝中的大臣們大多也是阿諛奉承之徒,只關心自己的利益,根本不把國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。
李逸多次向國君進諫,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,希望能夠改善國家的狀況。但國君卻對他的話充耳不聞,甚至還對他加以斥責。而那些奸臣們更是嫉妒李逸的才華和正直,紛紛在國君面前誣陷他,使得李逸逐漸失去了國君的信任。
在這樣的環境中,李逸感到無比的痛苦和無奈。他發現自己在王宮之中,對於真正重要的事情竟然一無所聞。朝廷的決策、國家的危機、百姓的苦難,他都無法得知真實的情況。那些重要的信息都被奸臣們所掌控和封鎖,他就像被矇在鼓裏的盲人,只能在黑暗中摸索。
最終,李逸心灰意冷,決定離開王宮。他感慨萬分,自己一心爲國,卻落得如此下場。他深知在這樣的國家,自己的理想根本無法實現。
離開王宮後的李逸,四處遊歷。他看到了民間百姓的艱辛生活,更加堅定了自己要爲改變這一切而努力的決心。他開始著書立說,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思考記錄下來,希望能夠警醒後人。
李逸的故事成爲了衛國曆史上的一段悲劇,也讓後人深刻地認識到,一個國家如果君主昏庸、奸臣當道,那麼有識之士就會被埋沒,國家也將陷入危機。而那些像李逸一樣,渴望爲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的人,卻最終因爲環境的惡劣而一無所聞,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,實在令人惋惜。
一無所聞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