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
成語拼音
- yī zé yǐ xǐ,yī zé yǐ jù
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成語解釋
- 一方面高興,一方面又害怕。
典故出處
- 《論語·里仁》子曰‘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,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。’”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他每次收到遠方親人的來信,心中總是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。喜的是能得知親人安好,懼的是怕信中帶來不好的消息。
成語故事
- 在春秋時期,魯國的一位名叫孔丘的學者,他的思想和教誨影響深遠,被後世尊稱爲孔子。
孔子有衆多弟子,其中有一位叫顏回。顏回勤奮好學,品德高尚,深受孔子的喜愛和讚賞。然而,顏回的家境貧寒,生活艱苦,但他卻能安貧樂道,一心追求學問和道德的修養。
有一天,孔子與其他弟子們相聚談論。他提及顏回,臉上滿是欣慰的神情,說道:“顏回啊,真是我的得意門生。他的勤奮和對道義的堅守,讓我感到無比的歡喜。”衆弟子聽聞,也紛紛對顏回的品德表示欽佩。
可與此同時,孔子的臉上又流露出一絲憂慮。弟子們感到疑惑,便問道:“老師,您既然如此稱讚顏回,爲何又面露憂色呢?”孔子長嘆一聲,緩緩說道:“我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。喜的是顏回如此優秀,他的德行和學問都堪稱楷模,將來必能有所作爲,將我的思想傳承和發揚。然而,我懼的是,顏回如此專注於學問和道德的追求,卻不顧惜自己的身體。他常常廢寢忘食,生活清苦,我擔心他會因過度勞累而損害了自己的健康,甚至可能因此過早地離開人世。”
正如孔子所擔憂的,顏回終因過度勞累和貧困的生活,年紀輕輕就離開了人世。孔子得知這個噩耗,悲痛不已,他爲失去這樣一位優秀的弟子而痛心疾首。
孔子對顏回“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”的情感,充分體現了他作爲師長對弟子深深的關愛和牽掛。這種複雜的情感,不僅反映了孔子對顏回個人的珍視,也展現了他對學問傳承和人才培養的重視。
在我們的生活中,也常常會有這樣“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”的時刻。比如,當我們的孩子在學業上取得優異成績時,我們爲他們的成功感到驕傲和喜悅,但同時又擔心他們會因爲壓力過大而身心疲憊;當我們的事業取得突破進展時,我們爲自己的成就感到興奮,但又害怕會因此招來嫉妒和麻煩。
“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”這個成語,提醒着我們在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情況時,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平衡的心態,既要享受成功和喜悅,也要警惕可能隨之而來的問題和挑戰。
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