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孝爲忠
成語拼音
- yí xiào wéi zhōng
移孝爲忠成語解釋
-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爲效忠君主。
典故出處
- 語出《孝經·廣揚名》君子之事親孝,故忠可移於君。”
成語典故
- 《傳》雲去食存信,信而有徵。《經》雲移孝爲忠,孝則不匱。★唐·張說《鄭國夫人神道碑奉敕撰》
成語造句
- 古代有許多仁人志士,他們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,放棄侍奉雙親,投身戰場,將對父母的孝轉換爲對國家的忠,真正做到了移孝爲忠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,有一個名叫李毅的年輕人,他出生在一個寧靜的小村莊。李毅的家庭雖然並不富裕,但卻充滿了溫暖和親情。他的父母辛勤勞作,將他撫養成人,教導他做人的道理和道德準則。
李毅自幼便十分孝順,對父母的關愛和付出銘記於心。他總是主動幫助父母分擔家務,無論是田間的勞作還是家中的瑣事,他都盡心盡力地去做。鄰里們都對他的孝順稱讚有加。
然而,時代的風雲變幻打破了村莊的寧靜。國家邊境遭受外敵入侵,戰火紛飛,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。朝廷下令徵兵,以抵禦外敵,保衛家園。
李毅得知這個消息後,心中陷入了深深的掙扎。他深知父母年事已高,需要他的照顧和陪伴,但國家正處於危難之際,他又怎能坐視不管?
經過深思熟慮,李毅決定響應朝廷的徵兵號召。他跪在父母面前,深情地說道:“父親、母親,如今國家有難,兒身爲堂堂男兒,當挺身而出,保家衛國。雖不能在您二老身邊盡孝,但兒願移孝爲忠,爲國家效力,護百姓安寧。待戰亂平息,兒定當歸來,再侍奉您二老。”
父母雖心中不捨,但也明白兒子的決定是出於大義,他們含淚點頭,支持李毅的選擇。
李毅投身軍旅後,憑藉着他的勇敢和智慧,很快在戰場上嶄露頭角。他不畏強敵,奮勇殺敵,多次立下戰功。他心中始終懷揣着對父母的思念和對國家的忠誠,這份信念支撐着他在艱難的戰爭歲月中堅持下去。
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,敵軍來勢洶洶,我方軍隊陷入了困境。李毅毫不退縮,帶領着士兵們衝鋒陷陣,最終扭轉了戰局。他的英勇事蹟傳遍了整個軍隊,成爲了衆人敬仰的英雄。
經過多年的征戰,邊境終於恢復了和平,國家重新迎來了安寧。李毅也得以凱旋而歸。
當他回到家鄉,看到父母安好,心中滿是欣慰。他用自己的行動,詮釋了移孝爲忠的真諦。他的故事在當地傳頌開來,成爲了後人學習的楷模。
正如古人云:“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。”在國家需要的時候,能夠捨棄個人的小孝,投身於保衛國家的大忠之中,這是一種無比高尚的情懷和偉大的精神。李毅的事蹟,將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。
移孝爲忠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