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申觸類
成語拼音
- yǐn shēn chù lèi
引申觸類成語解釋
- 指從某一事物的原則,延展推廣到同類的事物。同引伸觸類”。
典故出處
- 清·龔自珍《上大學士書》故事何足拘泥?但天下事有牽一髮而全身爲之動者,不得不引申觸類及之也。”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在學習新知識時,我們要善於思考,舉一反三,做到引申觸類,這樣才能真正掌握並靈活運用。
成語故事
- 在歷史的長河中,有許多智慧的人物,他們憑藉着敏銳的思維和博學的知識,能夠在面對各種複雜的情況時舉一反三,引申觸類。
讓我們把時光回溯到戰國時期,有一位名叫鄒忌的謀士。鄒忌身材修長,容貌俊美,他深知自己的外表優勢。一天清晨,鄒忌穿戴整齊,站在鏡子前仔細端詳,然後問他的妻子:“我與城北的徐公相比,誰更俊美?”妻子毫不猶豫地回答:“您美極了,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?”鄒忌不太相信,又問他的小妾,小妾同樣回答:“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啊!”
次日,有客人來訪,鄒忌又問客人,客人也說鄒忌比徐公美。然而,當鄒忌終於見到徐公時,他仔細觀察,發現自己遠遠比不上徐公的俊美。
鄒忌在晚上入睡前反覆思考這件事。他明白,妻子讚美他是因爲偏愛他,小妾稱讚他是因爲懼怕他,而客人奉承他是因爲有求於他。由此,鄒忌引申觸類,想到了齊王的處境。
鄒忌入朝拜見齊王,他對齊王說:“臣自知不如徐公美,可是臣的妻、妾、客都說臣比徐公美,因爲他們各有私心。如今齊國地域遼闊,宮中的嬪妃侍從沒有不偏愛大王的,朝廷的大臣沒有不懼怕大王的,全國範圍內的人沒有不有求於大王的。由此觀之,大王您所受到的矇蔽一定很多啊!”
齊王聽後,深以爲然。於是下令:“能當面指責寡人的過錯的,受上賞;上書勸諫寡人的,受中賞;能在公共場所議論寡人並讓寡人聽到的,受下賞。”
政令剛下達,許多大臣都來進諫,宮廷熱鬧得像集市一樣。幾個月後,偶爾還有人進諫。一年以後,即使有人想進諫,也沒什麼可說的了。
齊國在齊王的開明治理下,政治清明,國力強盛。鄒忌從自身的經歷引申觸類,幫助齊王廣開言路,成就了齊國的繁榮。
在我們的生活中,也應學會引申觸類的思維方式。當我們遇到一個問題時,不應僅僅侷限於其表面,而要深入思考,從一個點聯想到其他相關的方面,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更優方法,開啓智慧的大門,走向成功的道路。
引申觸類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