雍容不迫

成語拼音

yōng róng bù pò

雍容不迫成語解釋

形容態度大方,從容不迫。

典故出處

《元史·劉敏中傳》敏中平生,身不懷幣,口不論錢,義不苟進,進必有所匡救,援據今古,雍容不迫。”

成語典故

他的行動和談吐都是雍容不迫。★郭沫若《獻身精神的榜樣》

成語造句

他在面對複雜的局面時,依然能夠保持冷靜,處理問題有條不紊,盡顯雍容不迫之態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的趙國,有一位名叫藺相如的名臣。他出身卑微,卻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氣,在趙國的政治舞臺上嶄露頭角。 當時,趙國得到了一塊稀世美玉——和氏璧。秦國聽聞此事,便提出要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和氏璧。趙王深知秦國狼子野心,交換城池之事多半有詐,但又懼怕秦國的強大武力。在這左右爲難之際,藺相如挺身而出,自願帶着和氏璧出使秦國。 藺相如到了秦國,發現秦王果然毫無誠意,只是想將和氏璧據爲己有,根本沒有提及交換城池之事。藺相如臨危不懼,巧舌如簧,與秦王周旋。最終,他憑藉着自己的機智和勇敢,將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帶回了趙國。 此事過後,藺相如因功被封爲上大夫。不久,秦國與趙國在澠池相會。秦王故意羞辱趙王,讓趙王爲他鼓瑟。藺相如見狀,立刻挺身而出,要求秦王爲趙王擊缶。秦王起初不肯,藺相如怒目而視,大聲呵斥道:“五步之內,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!”秦王無奈,只得擊缶。在這場會面中,藺相如不卑不亢,應對自如,維護了趙國的尊嚴。 藺相如因屢次爲趙國立下大功,被封爲上卿,職位在大將廉頗之上。廉頗心中不服,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。藺相如得知後,非但沒有生氣,反而儘量迴避廉頗,不與其發生衝突。 藺相如的門客不解,紛紛問道:“大人您如今地位尊崇,爲何如此懼怕廉頗?”藺相如微笑着回答道:“我並非懼怕廉頗將軍。只是如今秦國對趙國虎視眈眈,我與廉頗將軍一文一武,皆是趙國的重臣。若我們之間起了爭執,定會讓秦國有機可乘。我這樣做,是爲了國家的大局着想。” 廉頗聽聞藺相如這番話,恍然大悟,深感慚愧。他赤裸着上身,揹着荊條,親自到藺相如府上請罪。從此,廉頗與藺相如成爲了刎頸之交,共同爲趙國的繁榮穩定盡心盡力。 藺相如一生,無論面對何種艱難險阻,始終保持着雍容不迫的氣度。在敵強我弱的局勢下,他鎮定自若,憑藉智慧和勇氣化解危機;在功成名就之時,他不驕不躁,以大局爲重,寬容待人。他的雍容不迫,不僅爲自己贏得了尊重和榮譽,也爲趙國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他的事蹟,成爲了後世傳頌的佳話,激勵着無數人在困境中保持從容,在榮耀面前保持謙遜。

雍容不迫-成語圖片

雍容不迫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