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恥且格
成語拼音
- yǒu chǐ qiě gé
有恥且格成語解釋
- 指人有知恥之心,則能自我檢點而歸於正道。
典故出處
- 先秦·孔子《論語·爲政》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”
成語典故
- 天下有重典而不爲酷者,懲一儆百,闢以止闢是也;有最輕之典而人莫敢犯者,有恥且格是也。★清·魏源《軍儲篇一》
成語造句
- 做人要明白事理,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有恥且格的境界,讓自身的行爲符合道德規範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,有一位智慧且仁慈的君主。他深知治理國家不僅需要法律的約束,更需要培養民衆的道德自覺。
這位君主繼位之初,國家正處於混亂之中。犯罪現象層出不窮,社會秩序紊亂,民衆之間缺乏信任與互助。爲了改變這一狀況,君主並沒有一味地加重刑罰,而是決定從根本上解決問題,那就是提升民衆的道德素養。
他廣納賢才,設立學堂,讓有學識的人教導民衆禮義廉恥。他常常親自深入民間,傾聽百姓的心聲,瞭解他們的困難,並以身作則,展現出正直、善良和謙遜的品質。
在一次全國性的集會上,君主對民衆說:“吾等生於此國,當以國之興盛爲己任。行正義之事,守道德之規,不爲私利而損公義,不爲慾望而忘廉恥。如此,國家方能繁榮昌盛,民衆方能安居樂業。”
在他的努力下,國家的風氣逐漸好轉。那些曾經有過不良行爲的人,開始反思自己的過錯,努力改正。
然而,仍有一小部分人,無視君主的教誨,繼續爲非作歹。對於這些人,君主也並非一味嚴懲。他會在審判時,耐心地向他們講述道德的重要性,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行爲不僅傷害了他人,也損害了自己的聲譽和未來。
終於,經過多年的努力,這個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犯罪行爲大幅減少,民衆之間相互尊重、關愛,社會充滿了和諧與安寧。
當鄰國的使者來訪時,對這個國家的變化感到驚訝和欽佩。使者詢問君主治理的祕訣,君主微笑着回答:“吾未曾有何特別之法,唯以道德感化民衆,使其有恥且格。讓他們知曉何爲羞恥,從而自覺地遵循道德規範,自我約束,如此而已。”
正是這位君主的智慧和堅持,讓這個國家成爲了一個道德高尚、秩序井然的美好國度,也爲後世留下了一段傳頌千古的佳話。
有恥且格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