予取予攜

成語拼音

yú qǔ yú xié

予取予攜成語解釋

從我處掠取。

典故出處

梁啓超《克林威爾傳》第五章今且凍餓委溝壑,所餘更何長物之與有?予取予攜,公等自爲之!”

成語典故

爲謀永遠撤去我海關之屏障,以任其予取予攜。★廖仲愷《農民運動所當注意之要點》

成語造句

他在公司裏位高權重,彷彿各種資源對他來說都是予取予攜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的一個諸侯國,有一位權勢滔天的大臣,名叫趙括。 趙括憑藉着家族的勢力和自己的巧言令色,深得國君的信任,逐漸掌握了朝政大權。起初,他還能僞裝出一副忠心耿耿、爲國爲民的模樣,但隨着權力的膨脹,他的真面目逐漸暴露。 趙括開始肆意妄爲,對於國家的財富和資源,他予取予攜,毫無顧忌。他利用職權之便,將大量的稅收納入自己的私囊,使得國家財政陷入困境。而百姓們則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,民不聊生。 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看不下去,紛紛上書國君,揭露趙括的罪行。然而,國君卻被趙括的花言巧語所迷惑,對這些忠言置若罔聞。 趙括的貪婪並沒有止境,他甚至把手伸向了軍隊的糧草和軍餉。這導致前線的將士們喫不飽、穿不暖,戰鬥力急劇下降。在一次與鄰國的戰爭中,由於後勤補給的嚴重不足,本國軍隊遭遇了慘敗。 國土淪陷,百姓流離失所,國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。這時,國君才如夢初醒,意識到趙括的所作所爲是多麼的可惡。但此時,已經爲時已晚,國家的元氣大傷,恢復往日的繁榮已變得異常艱難。 在歷史的長河中,像趙括這樣予取予攜、貪婪無度的人物並不少見。他們的行爲不僅給自己帶來了滅頂之災,也讓國家和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痛苦。例如秦朝的趙高,他同樣憑藉着權力肆意搜刮民脂民膏,最終導致秦朝的快速滅亡。這些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,權力必須受到制約和監督,否則一旦被濫用,後果不堪設想。 我們應當以史爲鑑,警惕那些試圖予取予攜、破壞公平正義的行爲,努力營造一個清正廉潔、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。

予取予攜-成語圖片

予取予攜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