淵魚叢雀

成語拼音

yuān yú cóng què

淵魚叢雀成語解釋

把魚趕進深潭,把雀趕到叢林。原比喻統治者施行暴政,百姓逃往別國。現也比喻把可以團結的人趕到敵方去。

典故出處

《孟子·離婁上》爲淵驅魚者,獺也。爲叢驅爵者,鸇也;爲湯武驅民者,桀與紂也。”

成語典故

成語造句

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裏,人們有時爲了眼前的利益而不擇手段,卻不知這樣做如同淵魚叢雀,最終可能會陷入困境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的某個時期,有一個小國家,其國君名叫衛靈公。衛靈公雖然治理着國家,但他的心思常常被各種瑣事和個人的慾望所分散,對於國家的長遠發展和民衆的福祉缺乏足夠的關注。 當時,國家的政治局勢逐漸變得混亂,官員們貪污腐敗,百姓們生活困苦。有一位忠臣名叫史魚,他多次向衛靈公進諫,指出國家存在的種種問題,並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改革建議。然而,衛靈公卻對史魚的忠言置若罔聞,依舊我行我素。 史魚深知國家的危機日益嚴重,如果再不採取有效的措施,國家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。但無論他如何努力,都無法改變衛靈公的想法和行爲。最終,史魚在憂憤中病倒,臨終前,他把兒子叫到牀前,叮囑道:“我身爲臣子,未能讓國君採納我的建議,使國家走上正道。我死後,你不必爲我舉行隆重的葬禮,只需將我的屍體放在窗戶下,以此來警示衛靈公。” 史魚去世後,他的兒子按照父親的遺願辦理了後事。衛靈公得知此事後,前來弔唁,當他看到史魚的屍體放置在窗戶下時,心中十分震驚,也開始反思自己的過錯。 與此同時,國家中有一位名叫蘧伯玉的賢臣。他品行高潔,心懷天下,一直默默地爲國家和百姓做事。儘管他的聲音在混亂的局勢中顯得微弱,但他從未放棄過爲正義發聲。 衛靈公在經歷了史魚之事後,終於開始重視蘧伯玉的建議,並逐漸遠離那些奸佞之臣,努力整頓朝綱,改革弊政。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,國家的局勢漸漸好轉,百姓的生活也逐漸改善。 然而,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。在改革的道路上,仍然遇到了諸多的困難和阻力。但衛靈公和蘧伯玉始終沒有放棄,他們堅定不移地推行着正確的政策,就如同在深淵中捕魚,在叢林中捕雀一般,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智慧。 最終,這個國家擺脫了困境,重新走向繁榮昌盛。而“淵魚叢雀”這個成語,也因此流傳下來,用來形容爲了達到某種目的,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和耐心,克服重重困難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作爲領導者,應當虛心納諫,關注民生;作爲臣子,應當盡忠職守,爲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努力。同時,無論面對多麼艱難的局面,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,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,實現目標。

淵魚叢雀-成語圖片

淵魚叢雀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