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暈而風
成語拼音
- yuè yùn ér fēng
月暈而風成語解釋
- 月暈月亮周圍出現的光環。月亮出現光環,就是要颳風的徵候。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。
典故出處
- 宋·蘇洵《辨姦論》月暈而風,礎潤而雨,人人知之。”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傍晚時分,天空中的雲彩變化多端,緊接着就狂風大作,這真應了那句“月暈而風”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,有一個寧靜的小村莊,名叫清風村。村子裏的人們大多以務農爲生,過着簡單而平靜的生活。
村裏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輕人,他聰明好學,善於觀察周圍的事物。李明常常在農閒時,獨自一人到村外的山坡上,望着天空,思考着一些奇妙的問題。
有一年的春天,天氣逐漸變暖,田野裏的莊稼也開始茁壯成長。一天,李明像往常一樣來到山坡上,他無意間擡頭看向天空,發現月亮的周圍出現了一圈朦朧的光暈。這光暈並不十分明顯,但李明敏銳的目光還是捕捉到了它。
回到村裏,李明把這個發現告訴了村裏的長輩們。然而,大多數人都不以爲意,認爲這不過是天空的一種尋常景象,沒什麼特別的。
可是,沒過幾天,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變得陰沉起來,狂風大作。狂風席捲着田野,吹倒了不少還未成熟的莊稼,給村民們帶來了不小的損失。
這時,大家纔想起李明之前所說的月亮周圍的光暈。李明對大家解釋道:“自古以來,就有月暈而風的說法。月亮出現光暈,往往預示着即將有風到來。”
長輩們紛紛感嘆李明的聰慧和敏銳,也爲自己當初沒有重視他的發現而感到懊悔。
在歷史的長河中,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。比如在三國時期,諸葛亮善於觀察天文氣象,他多次依據天象的變化來預測戰爭中的天氣狀況,從而爲蜀軍的作戰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。而月暈而風這一自然現象,也常常被古代的智者們所留意,並用於預測天氣和局勢的變化。
通過這次經歷,清風村的人們明白了一個道理:大自然的每一個細微變化都可能蘊含着重要的信息,我們要善於觀察和思考,才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變化和挑戰。就如同那月暈,雖然看似微不足道,卻能成爲風來的先兆。
月暈而風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