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趨鶩赴

成語拼音

yún qū wù fù

雲趨鶩赴成語解釋

比喻從四方奔赴而至。

典故出處

清·魏源《淮北票鹽志敘》夫票鹽售價不及綱鹽之半,而綱商岸懸課絀,票商雲趨鶩赴者,何哉?”

成語典故

成語造句

在那場盛大的藝術展覽上,各類作品琳琅滿目,吸引了衆多愛好者從四面八方趕來,真可謂雲趨鶩赴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的華夏大地,有兩個相鄰的諸侯國,分別是陳國和蔡國。陳國土地肥沃,物產豐富,百姓安居樂業;蔡國則相對貧瘠,國力稍遜。 有一年,兩國交界處的一座大山中突然傳出發現了珍貴寶藏的消息。據說那寶藏中有無數的金銀珠寶,還有失傳已久的神祕寶物。這消息瞬間傳遍了陳國和蔡國,兩國的百姓和權貴們都蠢蠢欲動。 陳國的國王聽聞此事後,立即召集大臣商議。大臣們分成了兩派,一派主張立刻出兵佔據寶藏,將其收歸國有;另一派則認爲此舉可能會引發與蔡國的衝突,甚至導致戰爭,後果不堪設想。 而在蔡國,國王同樣面臨着艱難的抉擇。蔡國的國力本就不如陳國,如果貿然爭奪寶藏,很可能會遭遇慘敗。但面對如此巨大的誘惑,又實在難以割捨。 最終,陳國國王決定派出一支精銳部隊前往寶藏所在地。當陳軍到達時,發現蔡國也已經派了軍隊前來。雙方劍拔弩張,氣氛緊張到了極點。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,一位智者出現了。他名叫李賢,是一位雲遊四海、見識廣博的謀士。李賢對雙方的將領說道:“諸位,爲了這未知的寶藏,就要大動干戈,讓無數百姓陷入戰火之中,值得嗎?這寶藏究竟有多少,是否真如傳聞中那般珍貴,尚未可知。倘若爲了一時的貪慾,讓兩國生靈塗炭,日後必成千古罪人。” 陳蔡兩國的將領聽了李賢的話,心中都有所觸動。但此時,雙方的士兵們卻已經羣情激昂,一心想要爭奪寶藏。 就在這時,李賢又說道:“各位,想想歷史上那些因爲貪婪而亡國的例子。多少王朝因爲追求無盡的財富和權力,最終走向覆滅。如今,你們也想重蹈覆轍嗎?” 這番話如同一盆冷水,澆醒了在場的衆人。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,意識到貪婪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。 最終,陳蔡兩國的軍隊紛紛撤退,放棄了對寶藏的爭奪。這場險些爆發的戰爭,因爲李賢的智慧和衆人的及時醒悟而得以避免。 從此以後,兩國的百姓依舊過着平靜的生活。而“雲趨鶩赴”這個成語,便用來形容當時人們聽聞寶藏消息後,如雲霧般迅速聚集,如野鴨般爭相奔赴的場景。它也時刻提醒着後人,不要被貪婪衝昏頭腦,要保持清醒和理智。

雲趨鶩赴-成語圖片

雲趨鶩赴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