咂嘴弄脣
成語拼音
- zā zuǐ nòng chún
咂嘴弄脣成語解釋
- 表示驚奇或爲難。
典故出處
-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[王舉人]眼看見那小學生的仿紙上的名字是荀玫,不覺就吃了一驚;一會兒咂嘴弄脣的,臉上做出許多怪物像。”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他在一旁觀看着精彩的表演,忍不住興奮地手舞足蹈,還咂嘴弄脣地模仿着演員的臺詞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,生活着一羣形形色色的人。其中有一個名叫張三的年輕人,他生性機靈聰慧,但卻總是遊手好閒,不務正業。
張三的家境原本還算殷實,父母辛勤勞作,積攢下了一份家業。然而,張三成年後,不僅不願幫助父母打理家中事務,反而整日在街頭巷尾閒逛,結交了一羣狐朋狗友。
這一天,鎮上來了一位外地的商人,帶着一批珍貴的貨物準備在此地販賣。商人的貨物引起了衆多人的關注,大家都在紛紛議論這批貨物的價值和用途。張三也湊了過去,他對這些貨物一知半解,卻在人羣中開始大放厥詞。他裝出一副很懂行的樣子,對貨物評頭論足,嘴裏還不停地咂嘴弄脣,似乎對商人的貨物充滿了不屑。
商人見張三如此輕浮無禮,心中十分不滿。但他還是保持着禮貌,試圖向張三解釋貨物的優點和價值。然而,張三根本不聽,依舊我行我素,繼續在那裏胡言亂語,試圖貶低貨物的價值,以顯示自己的“高明”。
這時,人羣中走出一位老者。老者是鎮上德高望重之人,他平日裏見多識廣,深知張三的爲人。老者看着張三咂嘴弄脣的模樣,忍不住說道:“年輕人,你既不懂這貨物的珍貴之處,又何必在此信口雌黃,賣弄口舌?真正有見識的人,是通過實際的瞭解和經驗來判斷事物,而不是像你這般僅憑一張嘴隨意亂說。”張三聽了,臉上一陣紅一陣白,但他仍不肯服氣,還想與老者爭辯。
老者微微一笑,不緊不慢地說道:“昔日趙括紙上談兵,空有一番理論,卻無實際作戰經驗,最終導致趙國大敗。你如今這般咂嘴弄脣,不懂裝懂,若不加以改正,日後定會喫大虧。”張三聽聞,心中不禁一震。他想起歷史上那些因爲誇誇其談而失敗的人物,終於意識到自己的錯誤。
從那以後,張三痛改前非,不再遊手好閒,也不再隨意咂嘴弄脣地胡亂評價事物。他開始虛心學習,努力做事,最終成爲了一個踏實可靠的人,也贏得了鎮民們的尊重和認可。
咂嘴弄脣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