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架不住

成語拼音

zhāo jià bù zhù

招架不住成語解釋

招架抵擋。抵擋不了或沒有力量再支持下去。

典故出處

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四十八回姚天君招架不住,掩一鐗,望陣內便走。”

成語典故

成語造句

敵人的猛烈進攻讓我方士兵很快就感到力不從心,完全招架不住了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的戰國時期,有一個小國,名爲衛。衛國雖然地域狹小,國力微弱,但人民卻勤勞善良,努力生活。 當時,衛國的鄰國是強大的趙國。趙國的君王野心勃勃,一心想要擴張領土,於是將目光瞄準了衛國。 衛國的君王深知趙國的強大,心中充滿了憂慮。他召集了大臣們商議對策,然而面對趙國的兵強馬壯,大臣們也都面面相覷,一時想不出有效的抵禦之法。 不久,趙國的大軍壓境,衛國的士兵們雖然奮力抵抗,但趙國的軍隊訓練有素,裝備精良,衛國的防線逐漸崩潰。 衛國的將領們拼命指揮作戰,士兵們也捨生忘死,但無奈實力懸殊,他們漸漸感到招架不住。 在戰場上,衛國的士兵們一個個疲憊不堪,傷痕累累。趙國的軍隊如潮水般涌來,攻勢一浪高過一浪。 衛國的君王心急如焚,他親自登上城樓,望着城外硝煙瀰漫的戰場,心中充滿了絕望。 就在這危急關頭,衛國的一位大臣挺身而出,他建議向周邊的強國求救。衛國的使者們星夜兼程,分別前往齊國和楚國求助。 齊國和楚國深知趙國的野心,如果讓趙國吞併了衛國,那麼他們自身也將面臨威脅。於是,兩國決定出兵援助衛國。 當趙國的軍隊正準備發起最後的總攻時,齊國和楚國的聯軍突然趕到。趙國的軍隊一時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困境,他們原本以爲能夠輕易攻克衛國,卻沒料到會有這樣的變故。 在齊楚聯軍的猛烈攻擊下,趙國的軍隊開始潰敗。最終,趙國不得不撤軍,衛國得以保全。 經此一役,衛國雖然保住了國家,但也深刻地認識到自身的弱小。此後,衛國努力發展經濟,加強軍事訓練,以防再次面臨招架不住的危機。

招架不住-成語圖片

招架不住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