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色危言
成語拼音
- zhèng sè wēi yán
正色危言成語解釋
- 態度嚴肅,語言正直,能使人望而生畏。同正色直言”。
典故出處
- 《宋史·杜衍等傳論》迪、曾正色危言,能使宦官近習,不敢窺覦。”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面對錯誤的行爲,他挺身而出,義正辭嚴地指出問題所在,那正色危言的樣子令人肅然起敬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的朝堂之上,政治風雲變幻莫測,忠臣義士們常常以剛正不阿的姿態和直言不諱的言辭,爲國家的前途和百姓的福祉發聲。
在某個王朝,有一位名叫李忠的大臣。他出身貧寒,但憑藉着自己的聰慧和勤奮,一步步踏入了朝廷的核心權力圈。
當時,王朝正面臨着諸多危機。邊境時常受到外敵的侵擾,而國內的賦稅沉重,百姓生活困苦不堪。然而,皇帝卻沉迷於享樂,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。
在一次重要的朝會上,衆大臣們都沉默不語,生怕觸怒龍顏。但李忠卻挺身而出,他神色嚴肅,目光堅定,毫無畏懼之色。
李忠面對皇帝,正色說道:“陛下,如今國家危在旦夕,邊境烽火不斷,百姓苦不堪言。若再不採取有效措施,國將不國啊!” 他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,大臣們都爲之側目,心中既佩服他的勇氣,又爲他捏了一把汗。
皇帝聽了,面露不悅,說道:“李忠,你莫要危言聳聽,朕的天下依舊太平。” 李忠毫不退縮,繼續正色危言道:“陛下,臣絕非危言聳聽。如今敵軍日益強大,而我方軍備鬆弛,若再不加強防禦,敵軍一旦長驅直入,後果不堪設想。國內賦稅沉重,百姓怨聲載道,若不減輕賦稅,安撫民心,必將引發民變。”
李忠的這番言辭,可謂是發自肺腑,一針見血。然而,皇帝卻惱羞成怒,下令將李忠打入大牢。
在大牢中,李忠遭受了非人的折磨,但他依然堅定自己的信念,毫不後悔。
幸運的是,皇帝在冷靜之後,也意識到了李忠所言並非毫無道理。於是,皇帝重新審視了國家的現狀,並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。減輕賦稅、加強軍備、整頓吏治,國家逐漸走上了正軌。
而李忠,因其正色危言,不顧個人安危,一心爲國爲民的精神,最終得到了皇帝的赦免和重用,成爲了百姓心目中的忠臣楷模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在面對困難和危機時,需要有像李忠這樣正色危言、勇敢直言的人,才能讓國家和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。
正色危言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