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死不變

成語拼音

zhì sǐ bù biàn

至死不變成語解釋

纛到。到死不改變(現常用在壞的方面)。

典故出處

《禮記·中庸》國無道,至死不變,強哉矯。”

成語典故

成語造句

他堅守着自己的信念,無論遭遇多少困難與挫折,都毫不動搖,真可謂至死不變。

成語故事

在歷史的長河中,有許多仁人志士,他們堅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,至死不變,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。 西漢時期,有一位名叫蘇武的大臣。當時,漢朝與匈奴之間的關係時而緊張,時而緩和。爲了維護和平,漢武帝派遣蘇武率領使團出使匈奴。然而,蘇武一行人到達匈奴後,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變故。 匈奴的單于想要迫使蘇武投降,但蘇武堅決不從。單于將他囚禁起來,不給食物和水,妄圖以此讓他屈服。蘇武身處惡劣的環境中,餓了就啃食氈毛,渴了就捧起積雪解渴,但他心中對大漢的忠誠從未動搖。 後來,單于又將蘇武流放到北海邊牧羊,聲稱只有公羊產下羊羔,他才能返回漢朝。北海邊荒無人煙,環境極爲艱苦,但蘇武依然堅守着自己的使命。他手持漢朝的旌節,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旌節上的毛都脫落了,可他對漢朝的忠心至死不變。 多年過去了,漢朝與匈奴的關係逐漸改善。漢朝得知蘇武還在匈奴,多次派使者交涉,要求放回蘇武。匈奴人卻謊稱蘇武已死。但漢朝使者憑藉着機智,最終找到了蘇武。 當蘇武歷經千辛萬苦回到漢朝時,他已經是白髮蒼蒼。但他手中始終緊握着那根代表着漢朝尊嚴和自己忠誠的旌節。 蘇武的故事傳頌千古,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至死不變的忠誠。這種忠誠不僅僅是對君主和國家的忠誠,更是對自己內心信念的堅守。無論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,無論歲月如何變遷,他的忠誠之心從未改變,成爲了後世敬仰和學習的楷模。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,像蘇武這樣至死不變的人物還有很多。他們用自己的堅定和執着,書寫了輝煌的篇章,激勵着後人在追求真理和正義的道路上勇往直前,永不放棄。

至死不變-成語圖片

至死不變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