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者千慮,或有一失
成語拼音
- zhì zhě qiān lǜ,huò yǒu yī shī
智者千慮,或有一失成語解釋
- 指聰明人對問題深思熟慮,也難免出現差錯。
典故出處
- 《舊唐書·宇文融傳》臣聞智者千慮,或有一失;愚夫千計,亦有一得。”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就算是經驗豐富的專家,在面對極其複雜的問題時,也難免出現判斷失誤的情況,正所謂智者千慮,或有一失。
成語故事
- 在歷史的長河中,有無數智者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謀略名垂青史。然而,即便是最爲聰慧的人,也難免會有失誤之時。
就說那楚漢相爭之際,劉邦帳下的謀士張良,堪稱足智多謀。他屢次爲劉邦出謀劃策,助其在困境中突圍,在危局中覓得生機。鴻門宴上,張良憑藉着敏銳的洞察力和機智的應變,幫助劉邦化險爲夷。此後,無論是制定戰略還是籌謀戰術,張良的智慧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,讓劉邦在逐鹿天下的征程中逐漸佔據優勢。
然而,在劉邦與項羽的一場關鍵戰役中,張良精心策劃的戰略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偏差。當時,張良根據敵我雙方的兵力、地形等因素,制定了一套看似天衣無縫的作戰方案。劉邦依照此方案排兵佈陣,本以爲勝券在握。可戰場形勢瞬息萬變,項羽一方的將領突發奇兵,打亂了劉邦的部署。而劉邦一方因拘泥於張良的既定策略,未能及時做出有效的應對,最終導致了這場戰役的失利。
張良這位智者,在此番決策中“智者千慮,或有一失”。但這一失並未讓他從此失去劉邦的信任,也未讓他一蹶不振。相反,張良深刻反思此次失誤,更加謹慎地分析局勢,繼續爲劉邦出謀劃策,最終幫助劉邦奪得天下,建立了大漢王朝。
又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,才智過人,爲蜀漢鞠躬盡瘁。他的《隆中對》爲劉備指明瞭戰略方向,此後的草船借箭、空城計等謀略更是展現了他的非凡智慧。然而,在北伐中原的過程中,諸葛亮儘管殫精竭慮,精心部署,但由於種種複雜的因素,包括蜀地的資源匱乏、路途遙遠、敵軍的頑強抵抗等,多次北伐都未能實現最終的戰略目標。
智者之智,固然令人讚歎,但他們也是凡人,也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。正所謂“智者千慮,或有一失”,我們不能因爲這偶爾的失誤而否定他們的智慧和功績,而應從他們的經歷中汲取教訓,明白即使再聰明的人也需要不斷反思、不斷進取,以應對變幻莫測的世事。
智者千慮,或有一失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