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飽私囊
成語拼音
- zhōng bǎo sī náng
中飽私囊成語解釋
- 中飽從中得利。指侵吞經手的錢財使自己得利。
典故出處
- 《韓非子·外儲說右下》薄疑謂趙簡主曰‘君之國中飽。’簡主欣然而喜曰‘何如焉?’對曰‘府庫空虛於上,百姓貧餓於下,然而奸吏富矣。’”
成語典故
- 小人貪利,事本非常,所可恨者,銀兩中飽私囊,不曾濟國家之實用耳。★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七回
成語造句
- 有些官員利用職務之便,想盡辦法爲自己謀取私利,這種中飽私囊的行爲令人不齒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的一個繁華國度,商業活動繁榮,稅收成爲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。
當時,有一位名叫趙括的官員,被任命負責管理地方的稅收事務。起初,他表現出一副公正廉潔、盡職盡責的樣子,上級對他寄予厚望,百姓也對他充滿信任。
然而,隨着時間的推移,趙括內心的貪婪逐漸暴露出來。他發現,稅收的管理存在着諸多漏洞和可乘之機。他開始打起了小算盤,盤算着如何利用自己的職權來謀取私利。
在一次稅收徵繳中,趙括故意誇大了稅收的額度,從百姓和商戶那裏收取了遠遠超過規定的稅款。而這些多收的稅款,並沒有按照規定上繳國庫,而是被他悄悄截留,中飽私囊。
他用這些非法所得,購置了大量的田產和房產,過上了奢華的生活。與此同時,他還賄賂上級官員,爲自己的貪污行爲尋求庇護。
然而,紙終究包不住火。趙括的貪污行爲引起了一些正直官員的懷疑。他們開始暗中調查,收集證據。經過一番努力,終於掌握了趙括中飽私囊的確鑿證據。
當這些證據被呈交到朝廷之上時,皇帝龍顏大怒。他立即下令將趙括捉拿歸案,並對其進行審訊。在鐵證面前,趙括無法抵賴,只能低頭認罪。
最終,趙括被依法嚴懲,他所有的非法所得被沒收充公,其家人也受到了牽連。他的貪污行爲不僅給自己帶來了滅頂之災,也讓國家遭受了巨大的損失。
這個故事成爲了後世的警示,提醒着爲官者要廉潔奉公,切不可爲了一己私慾而中飽私囊,否則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歷史的唾棄。正如古人云:“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。”爲官從政,應當以國家和百姓的利益爲重,堅守正道,方能贏得民心,成就一番事業。
中飽私囊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