衆怒難任
成語拼音
- zhòng nù nán rèn
衆怒難任成語解釋
- 指衆人的憤怒難以抵當。
典故出處
- 唐·陸贄《奉天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》衆怒難任,蓄怨終泄。”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面對民衆的強烈不滿,他還企圖掩蓋真相,完全沒有意識到衆怒難任,最終自食惡果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,有一位名叫鄭伯的君主。他治下的領土富饒肥沃,百姓們本應安居樂業。
鄭伯有一位寵臣,名叫子都。這子都仗着鄭伯的恩寵,平日裏飛揚跋扈,欺壓百姓。他強佔民田,掠奪民財,百姓們對他是敢怒不敢言。
有一年,國中遭遇旱災,糧食歉收。百姓們生活困苦,食不果腹。然而,子都不僅沒有收斂自己的惡行,反而變本加厲地搜刮民脂民膏。他下令增加賦稅,使得百姓們的負擔愈發沉重。
終於,百姓們的忍耐到了極限。一位名叫張義的老者,他德高望重,深受百姓們的敬重。張義挺身而出,帶領着衆多百姓前往王宮,請求鄭伯懲治子都。
鄭伯起初並不願意相信子都會做出如此惡事,對百姓們的訴求置之不理。張義痛心疾首地說道:“君主啊,如今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,若再不加以整治,恐怕會釀成大禍啊!”
可鄭伯依然猶豫不決,他擔心懲治子都會讓自己失去一位寵臣。
此時,國中一些有識之士也紛紛站出來,向鄭伯進諫。他們列舉了子都的種種罪行,懇請鄭伯爲了國家的安定,爲了百姓的福祉,不能再姑息縱容。
鄭伯陷入了兩難的境地。他一方面不想失去子都,另一方面又不能不顧及百姓們的憤怒。
然而,百姓們的怒火已經越燒越旺。他們在王宮前聚集,呼聲震天,聲討子都的罪行。
鄭伯終於意識到,衆怒難任。如果再不處置子都,恐怕會引發民變,危及自己的統治。
最終,鄭伯下令將子都逮捕,並依法懲處。百姓們歡呼雀躍,對鄭伯的決定拍手稱快。
經過這一事件,鄭伯也深刻反思了自己的過錯,開始勵精圖治,關心百姓的疾苦。這個國家也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繁榮與安定。
這便是“衆怒難任”的故事,它告訴我們,當民衆的憤怒積聚到一定程度時,是難以承受和壓制的。統治者應當以民爲本,傾聽民衆的聲音,否則必將自食惡果。
衆怒難任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