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亡逐北
成語拼音
- zhuī bēn zhú běi
追亡逐北成語解釋
- 追擊敗走的敵軍。
典故出處
- 漢·賈誼《過秦論》追亡逐北,伏屍百萬。”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戰場上,我方將士英勇無畏,打得敵軍節節敗退,呈現出追亡逐北的態勢。
成語故事
- 在那烽火連天的戰國時期,各國紛爭不斷,局勢動盪不安。
當時,秦國經過商鞅變法,國力日益強盛,逐漸展現出了吞併六國、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。而在秦國的東方,有一個強大的趙國。趙國武有廉頗、李牧等猛將,文有藺相如等賢臣,一時也是國勢昌盛。
然而,秦國與趙國之間的一場大戰——長平之戰,徹底改變了兩國的命運。秦國派出了名將白起,趙國則以趙括爲將。趙括雖熟讀兵書,卻缺乏實戰經驗,貿然出擊,最終導致趙軍大敗。
白起率領秦軍乘勝追擊,趙軍丟盔棄甲,四散奔逃。秦軍一路追殺,勢如破竹。戰場上,只見秦軍的旗幟飄揚,喊殺聲震天動地。趙軍士卒們驚恐萬分,拼命奔逃,卻無法擺脫秦軍的追擊。
白起深知“宜將剩勇追窮寇”的道理,他指揮着秦軍,不放過任何一個趙軍敗兵,不給他們絲毫喘息的機會。在這場追擊中,秦軍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和頑強的意志,他們如同一羣兇猛的獅子,追逐着四散逃竄的羔羊。
此役,秦軍追亡逐北,斬殺趙軍士卒多達四十餘萬。趙國自此元氣大傷,一蹶不振。而秦國則憑藉這場勝利,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戰國七雄中的霸主地位,爲日後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追亡逐北,這個成語正是形容追擊戰敗逃亡的敵人。在歷史的長河中,這樣的場景屢見不鮮,它見證了無數的勝利與失敗,也讓我們深刻體會到戰爭的殘酷和勝負的瞬息萬變。
追亡逐北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