孜孜砽砽
成語拼音
- zī zī kū kū
孜孜砽砽成語解釋
- 勤勉不懈的樣子。
典故出處
- 唐·韓愈《爭臣論》自古聖人賢士皆非有求於聞用也,閔其時之不平,人之不乿,得其道,不敢獨善其身,而必以廉濟天下也,孜孜砽砽,死而後已。”
成語典故
- 其未成書有《讀史匯說》若干卷,孜孜砽砽,導原植根,推而放之,充如也。★清·魏源《婺源王君墓表》
成語造句
- 他對待工作總是全身心投入,從不懈怠,多年來一直如此孜孜矻矻,終於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,有一位名叫李明的書生。他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庭,但自幼就心懷大志,渴望通過讀書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。
李明的家境十分艱苦,每日的三餐都難以保證。然而,這些困難並沒有阻擋他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。他深知,唯有刻苦攻讀,纔有出人頭地的機會。
爲了能讀書,李明常常跑到村裏的私塾外,偷偷聽先生講學。回到家中,他便憑藉着記憶,用樹枝在地上練習寫字。即使在寒冷的冬天,他的手被凍得通紅,也未曾有一刻停歇。
隨着年齡的增長,李明意識到要想真正有所成就,必須擁有更多的書籍。可是,他家境貧寒,根本無力購買。於是,他決定向村裏的富戶借書。然而,富戶們大多瞧不起他,認爲他不過是癡心妄想,不肯借給他。但李明並沒有因此而氣餒,他一次次地登門請求,言辭懇切,終於有一位富戶被他的真誠和執着所打動,借給他一些珍貴的書籍。
得到書籍的李明如獲至寶,他不分晝夜地研讀。白天,他在田間勞作時,心裏還在思考着書中的道理;夜晚,在微弱的油燈下,他孜孜不倦,眼睛都熬得紅腫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,李明的學問日益增長。終於,到了科舉考試的時候,他滿懷信心地走進考場。憑藉着紮實的學識和深厚的積累,他在考場上文思泉涌,一舉考中了秀才。
但李明並沒有滿足於此,他繼續孜孜砽砽地鑽研學問,準備參加更高層次的考試。在這個過程中,他遭遇了許多挫折和困難。有時是身體的疲憊,有時是旁人的冷嘲熱諷,但他始終堅守着自己的信念。
經過多年的努力,李明最終金榜題名,高中進士,成爲了家鄉的驕傲。他的故事傳遍了十里八鄉,人們都對他的勤奮和堅持讚歎不已。
李明的成功並非偶然,而是他多年來孜孜砽砽努力的結果。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,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,就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。
孜孜砽砽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