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而待弊
成語拼音
- zuò ér dài bì
坐而待弊成語解釋
- 坐着等死。比喻遭遇危難而不採取積極的措施。
典故出處
- 語出三國·蜀·諸葛亮《後出師表》然不伐賊,王業亦亡,惟坐而待亡,孰與伐之。”
成語典故
- 然坐而待弊,曷若伏而俟命。★《新五代史·唐臣傳·任圜》
成語造句
- 如今競爭如此激烈,若我們不思進取,一味守成,那無疑是坐而待弊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的一個動盪時期,有兩個相鄰的小國,分別名爲陳國和蔡國。陳國國力稍強,蔡國則相對較弱。
當時,陳國的君主陳王是一位野心勃勃、妄圖擴張領土的統治者。他時刻盯着蔡國,想要尋找機會將其吞併。而蔡國的蔡王深知自身實力不足,終日憂心忡忡。
蔡王的大臣們紛紛進言,有的主張加強軍事防禦,有的建議與其他國家結盟以求庇護。然而,蔡王卻猶豫不決,既沒有大力整頓軍備,也沒有積極尋求外援。
與此同時,陳王已經開始調兵遣將,準備進攻蔡國。邊境的緊張局勢日益加劇,消息傳到蔡國的都城,百姓們人心惶惶。
在這危急關頭,蔡王依然沒有果斷地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,而是繼續在宮中長吁短嘆,一味地逃避現實。
一位忠誠勇敢的將領前來進諫蔡王,言辭懇切地說:“陛下,如今陳國大軍壓境,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啊!應當迅速組織軍隊抵抗,同時派出使者與他國結盟,或許還有一線生機。”但蔡王卻搖搖頭說:“我國弱小,如何能與陳國抗衡?結盟之事也未必可行,還是聽天由命吧。”
就這樣,蔡國上下陷入了一片混亂和絕望之中。當陳國的軍隊發起進攻時,蔡國的軍隊由於缺乏訓練和準備,很快就節節敗退。而蔡王,依然躲在宮中,坐而待弊。
最終,蔡國被陳國所滅,蔡王也淪爲了階下囚。
回顧這段歷史,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,蔡王的不作爲和消極等待,導致了國家的滅亡。正所謂“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”,在面對困難和危機時,如果只是坐而待弊,不積極主動地尋求解決之道,那麼必然會走向失敗的結局。這個故事也警示着後人,在任何時候都要有危機意識,勇於面對挑戰,積極採取行動,才能避免重蹈蔡國的覆轍。
坐而待弊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