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以待旦
成語拼音
- zuò yǐ dài dàn
坐以待旦成語解釋
- 旦天亮。坐着等天亮。比喻辦事勤勞。
典故出處
- 《尚書·太甲上》先王昧爽,丕顯,坐以待旦。”《孟子·離婁下》仰而思之,夜以繼日;幸而得之,坐以待旦。”
成語典故
- 停了片時,寶玉便昏沉睡去,賈母等才得略略放心,只好坐以待旦。★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九十七回
成語造句
- 爲了完成這項緊急的任務,他連續幾天都沒有好好休息,幾乎是坐以待旦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的亂世之中,有一位名叫李賢的將領。
當時,國家邊境屢遭外敵侵擾,百姓生活苦不堪言。李賢所在的城池,也面臨着敵軍即將來襲的巨大威脅。
李賢深知責任重大,他日夜操勞,積極組織軍民加強城防,準備抵禦敵軍的進攻。然而,敵軍實力強大,且來勢洶洶,城中軍民人心惶惶。
在一個夜晚,李賢獨自登上城樓,望着城外遠處敵軍營帳中閃爍的火光,憂心忡忡。他深知一旦城破,百姓將遭受滅頂之災。回到營帳,他無心睡眠,反覆思考着應對之策。
身旁的副將見他如此疲憊,勸他稍作休息。李賢卻搖搖頭說道:“如今局勢危急,我怎能安心入眠?唯有想盡辦法守住城池,保護百姓,我方能心安。”
就這樣,李賢一夜未眠,坐在營帳中等待着黎明的到來,時刻準備着應對敵軍的攻擊。他的目光堅定,心中充滿了保家衛國的決心。
第二天,敵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,李賢身先士卒,帶領軍民奮勇抵抗。由於他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,城中軍民同仇敵愾,敵軍的進攻一次次被擊退。
經過數日的激戰,敵軍見久攻不下,且傷亡慘重,最終選擇了撤退。李賢和城中軍民成功地保衛了家園。
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戰役中,李賢坐以待旦的精神,激勵着每一個人。他的堅守和擔當,成爲了城中百姓傳頌的佳話。
後來,人們用“坐以待旦”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心懷責任、不敢懈怠,時刻準備應對困難和挑戰的人。這種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,不斷激勵着後人在困境中勇往直前,堅守信念,爲了正義和責任而不懈努力。
坐以待旦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