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曝十寒

成語拼音

yī pù shí hán

一曝十寒成語解釋

曝:曬。原意是說,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,曬一天,凍十天,也不可能生長。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,一時又懶散,沒有恆心。

典故出處

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曝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”

成語典故

戰國時代,百家爭鳴,遊說之風,十分盛行。一般遊說之士,不但有高深的學問、豐富的知識,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,來諷勸執政者,最爲凸出。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,在“孟子”的“告子”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: 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,作事沒有堅持性、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,便不客氣的對他說:“王也太不明智了,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,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一天,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它十天,它那裏還活着成嗎?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,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,可是我一離開他,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他,他又會聽信他們的話,叫我怎麼辦呢?”  按着,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:“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,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,也同樣學不好,下不贏,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,他教了兩個徒弟,其中一個專心致志,處處聽奕秋的指導;另一個卻老是認爲有大天鵝飛來,準備用箭射鵝。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,一起學的,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。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麼區別,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;”  補充說明: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,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、做好一件事情,是非專心致志、下苦功夫不可的。若是今天做一些,把它丟下了,隔天十天再去做,那麼事情怎樣做得好呢?求學、做事的能否成功,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,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的“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 ”精簡成“一暴十寒”一句成語,用來比喻修學、做事沒有恆心,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。用來比喻人在學習上抓的不緊,不能堅持,也就不能取得成績。例如一個人,對於求學很是隨便,學習的時間少,荒廢的時間多,我們便說: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,那裏能學到什麼東西呢?。

成語造句

做事情要持之以恆,不能像小貓釣魚一樣一曝十寒,否則很難取得成功。

成語故事

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個年輕人,他心中懷着對知識和技藝的熱切渴望。 這個年輕人想要學習一門複雜的技藝,於是他開始拜師學藝。起初,他熱情滿滿,每天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練習,進步也很明顯。他的師父看到他這樣積極努力,感到非常欣慰,認爲他是可造之材。 然而,隨着時間的推移,這個年輕人的熱情開始慢慢減退。有時候,他會因爲一些小小的困難或者挫折而感到氣餒,甚至想要放棄。有時候,他又會被其他的事情所吸引,比如和朋友們一起玩耍娛樂,從而忘記了自己的學習任務。就這樣,他常常是努力學習一天,然後就鬆懈十天,總是不能持續地保持專注和努力。 他的師父注意到了他的這種變化,便把他叫到跟前,語重心長地對他說:“你知道嗎,學習就如同種植莊稼,需要持續不斷地耕耘和呵護。就像《孟子》中所說,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你現在這樣一曝十寒的態度,是不可能真正掌握這門技藝的。” 年輕人聽了師父的話,心中有所觸動,但他還是沒有完全改掉自己的毛病。在接下來的日子裏,他依然時而勤奮,時而懈怠。 最終,其他和他同時學習的人都逐漸掌握了這門技藝,在各自的領域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,而他卻依然停留在原地,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步。他開始後悔自己當初的不堅持和不努力,但此時已經晚了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恆,不能三天打魚,兩天曬網。一曝十寒的態度只會讓我們半途而廢,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。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,像水滴石穿一樣,才能最終取得成功。我們應該時刻銘記這個道理,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。

一曝十寒-成語圖片

一曝十寒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