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喙難辭
成語拼音
- bǎi huì nán cí
百喙難辭成語解釋
- 喙嘴,借指人的嘴。指縱有衆多百口也很難解釋。
典故出處
- 清·夏燮《中西紀事·江上議款》江自以賣城之罪百喙難辭,因乘間自盡。”
成語典故
- 劉棻等已被扳入,百喙難辭,遂都連坐罔上不道的罪名,讞成死罪。★蔡東藩《後漢演義》第一回
成語造句
- 這件事明明不是他的過錯,可衆人卻將責任歸咎於他,令他百喙難辭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,有一個國家名爲雲國。雲國的朝堂之上,有一位大臣名叫李明。
李明爲人正直,一心爲國爲民,但也正因如此,他常常直言不諱地指出朝政中的弊端和其他大臣的錯誤,這使得他在朝堂上得罪了不少人。
有一次,國家準備與鄰國進行一場重要的談判。國王選派了幾位大臣負責此事,其中就包括李明。然而,在談判的過程中,其他幾位大臣卻暗中勾結鄰國,爲了自己的私利而做出了一些有損雲國利益的事情。李明發現後,立刻據理力爭,試圖阻止他們的行爲。但那些大臣卻反咬一口,污衊李明通敵賣國。
消息傳回國內,朝堂上頓時一片譁然。那些與李明有過節的大臣們紛紛落井下石,添油加醋地說李明的壞話。國王在衆人的煽動下,也對李明產生了懷疑。
李明深知自己是清白的,但是面對衆人的指責,他感到百口莫辯,彷彿有一百張嘴也難以解釋清楚。儘管他努力爲自己辯解,提供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,但那些心懷叵測的大臣們卻不斷地歪曲事實,讓國王更加深信不疑。
在這種艱難的處境下,李明感到無比的痛苦和無奈。他想起了歷史上那些被冤枉的忠臣良將,如比干被紂王殺害,岳飛被秦檜陷害等,心中感慨萬千。他知道,在這樣的情況下,自己很難洗清冤屈。
然而,李明並沒有放棄。他決定以自己的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忠誠和清白。他開始暗中調查那些大臣與鄰國勾結的證據,經過不懈的努力,終於掌握了確鑿的證據。
當他將證據呈獻給國王時,國王這才恍然大悟,明白了李明是被冤枉的。國王對自己的輕信和懷疑感到懊悔不已,他立刻嚴懲了那些陷害李明的大臣,並恢復了李明的名譽和地位。
經過這件事,李明更加堅定了自己爲國爲民的信念。他明白,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刻,只要堅持真理,終究會有真相大白的一天。而那些企圖陷害他人的人,最終也會受到應有的懲罰。“百喙難辭”這個成語,也正是提醒着人們,在面對無端的指責和污衊時,即使有再多的解釋也可能無濟於事,但只要堅守正道,真相總會浮出水面。
百喙難辭-成語圖片